中秋既至,又知國慶有前,最近電郵收件匣,總有一大堆慶祝國慶的廣告邀約,再加上半年出席了不少的內地招商活動,又「被認識」多了一批內地媒體,縱不知明晚月亮會否份外圓,但肯定今年的一番盛意真是何其多。還幸我司早年已謝絕這些畀面應酬式的推廣,不然單是應付這些絡繹不絕的賀稿邀約,宣傳開支肯定大出預算,況且公關同事亦孰知我的愛惡,豈敢輕舉妄動。除國慶賀稿邀約外,今年更適逢CEPA頒佈十周年,實是大好機會借題發揮,亦難怪負責招攬廣告的仁兄,他們對此誌慶的亢奮程度直迫長官。
黨報滲入鱔稿 讀者隨時中招
其實巧立名目的還有甚麼交流團到港慶賀、建設開發、經濟政策落實,都成了賣廣告的理由,簡直教人目不暇給。當然,近年興起的少不了那些無中生有、沽名釣譽的各式獎項。如果我識抬舉,也肯花點錢的話,我該獲選為宇宙十強華人之一,僅次於丹爺。
九七之前,黨報官媒在香港一直保持低調,在爭取商界廣告方面亦不甚積極,皆因已有阿爺這條大水喉射住。但近年態度卻轉趨進取,這些廣告代表會積極拉攏做訪問,然後當日會隨記者而至,美其名就係禮貌拜訪,打個招呼,其實就係藉以向「被訪者(即係老闆)」直銷及硬銷其宣傳平台,每有這情況,公關同事自要召喚宣傳部出嚟「打番招呼」,往後學乖早早勞煩宣傳同事長伴候教。
近年黨報賣廣告的方式層出不窮,甚至將內地鱔稿文化帶入,將廣告商撰寫或提供資料的文章,夾雜其他新聞出街,令讀者誤以為新聞故事之一,這類軟文式廣告推銷手法,猶如家陣電視電影中的廣告植入。我試過在黨報看到一則關於心臟病的報道,我是病患者,自當留神,睇到最尾方知原來係健康食品集團的軟銷文章。報章既能放棄新聞版面,怎不墮落?
更甚的是,每月都有不同的主題報道,要成為其中受訪者何其容易,只要成為專輯廣告客戶即可,事已至此,夫復何言。這些約訪,我定拒之千里,皆因偶一不慎開了門,對方食髓知味,以後就會死纏不休。如果習以用錢買訪問,咁都唔係點使公關去做「關說」及聯絡工作,該部門大可摺埋,所以同事對此同是深恨痛絕。可惜,我且眼見這種有償訪問的劣風已蔓延本土媒體,坊間有些雜誌(多主打財經)封面更是有價有市,且成重要營收,而最大的支持始終還是「紅底」或夢寐染紅的企業。
其實植入式廣告早在一些媒體成風,不過亦要適可而止。早前一套電視劇「守護」啲乜嘢我不甚了了,廣告商備受「守護」卻顯而易見,都唔使勞煩朕去check吓,結果商品宣傳效應適得其反,更招網民大肆抨擊。若然傳統報章雜誌,縱容植入式軟文進犯新聞版面,終究一天傳統媒體亦再不會得到讀者信任,或許這只是我過慮,媒體老闆根本就不在乎這些。
盧先亞
熱血青春電影《狂舞派》席捲今夏,柒良同阿花嘅夢想去盡未?
男女主角聯同導演黃修平齊上《亂噏24》,動Live預埋你!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