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蓬亂白髮天才教授的形象仍使人記憶猶新,愛因斯坦至今仍是最知名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1879年出生於有歐洲最高教堂尖頂的德國城市烏爾姆的猶太家庭,主要在瑞士受教育,1900年畢業後的職業生涯早期開始出版創新科學論文並很快國際知名。他被邀請回德國當教授不久之前的1917年,埃里希.巴特納為其製作了這枚著名的藏書票。
此時,住在一個破敗柏林區,與希特勒同齡的巴特納正努力製作注定成為他唯一出版物的藏書票專輯。無比細心地製作了20部豪華本,為每張書票都簽了名,許多都親手有品位地上了色,幾十枚小型書票仔細裁剪後貼在文中計畫的位置,經過幾周甚至幾個月的精心勞動。這本書包含了他的最佳作品,手工着色的銅版愛因斯坦藏書票在第25頁。
希特勒的殘酷魔爪在廣泛的反猶太人活動下開始展現原形。備受學術界尊重且在智能頂峰的愛因斯坦及早離開了德國,最終接受美國的教授職位,並在1936年加入了美國國籍,而巴特納極為智慧的藝術與大批生產的笨拙欺人的納粹風格截然不同,更沒社會影響或財富,也無具影響的朋友或方便的避難所,肯定很快在不斷升級的反猶太醜惡宣傳下深感不安,最後絕望地離家逃生。從柏林搬到靠近瑞士邊境歷史悠久的弗萊堡城,記錄1936年死在赤貧中,年僅47歲,或許以此逃脫了貝爾森或奧斯威辛集中營裏更長期的侮辱和痛苦。
巴特納複雜內省的藝術目前越來越受有品位及智慧人的欣賞和重視,而希特勒的水泥巨鷹和向納粹敬禮的強笨運動員則被埋葬在歷史的垃圾堆中。
巴特納的愛因斯坦藏書票在漫長圖形藝術歷史中是最有名且最恰當的,顯示一個「智人」身影站在世界最高峰,在好奇和勝利中高舉雙臂,而整個宇宙都在圍繞他不停旋轉,這顯然是暗指他對宇宙結構的出色研究。此書票顯示了高超的藝術概念,在幾平方釐米的紙張上尋求並描述龐大的思想。
埃里希.巴特納在他的愛因斯坦藏書票和珍貴的專輯中默默忍辱負重地解釋了很多他的生命和性格,雖悲慘早逝,卻留下了整個宇宙一樣的藝術理念供我們後輩享受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