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機 - 李純恩

電視機 - 李純恩

家裏剛用Plasma電視機的時候,尺寸是42吋。那時覺得很大了。然後過了幾年,壞了,再換一個,大一點,50吋,換的時候覺得又大了點,但看了一陣子,又習以為常了。最近又壞了,再換,換了65吋,卻不覺得如何大了。
這時候,不禁想起上海家裏的第一台黑白電視機。
大約是一九七七年,「文革」結束之後,在「文革」中被逼得上吊自殺的外公終於得到了平反,他的工作單位除了宣佈平反恢復名譽之外,還作出了經濟賠償,賠償額是人民幣三百元。
三百元,在當時可以買一個九吋的國產黑白電視機。經過全家商量,就拿這筆錢買了電視機,也算是外公用命換回來的一件紀念品。
這也是我們整條弄堂的第一個電視機,平時珍而重之用紗套罩着,到了晚上,播電視了,不但成了我們家的一個重要娛樂節目,也成了左鄰右舍很祈盼的一件事情,平時交情好的,總會到時到候出現在電視機前。有一次巴西足球隊訪問中國,跟中國國家隊比賽,看轉播的人坐滿一房間,連壁爐架子上都是屁股。對着9吋的黑白畫面,人人金睛火眼,都說看得清楚,連「黑珍珠」球王比利的腳法都看得清楚,你說那時候人的眼力多好,都賽鷹了。
這個電視機也用了好久,有時畫面不清楚,二舅就用手拍打,拍一會,畫面就清楚。再後來,拍打的頻率越來越高,最後就不管用了,可能打死了。
今天,對着65吋Plasma,我用尺去量了一下9吋的大小,比我記憶中的9吋電視畫面,要小得太多,還不如一個iPad。但就是這樣一個小電視,對中國人文娛生活作出過難以想像的貢獻,它轉折了一個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