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新起動早餐,幾十年不注重每天首餐,一個蘋果一杯黑咖啡如是多年。眼前湯碗,黑米、麥皮、杞子、桂圓、蛋白。還未吃完,急不及待一手執筆一手置紙準備寫字,真是一個分心人;對食物及準備食物的家務助理都失敬。
小半天慈山寺,印象至深刻;員工飯堂提供素食午飯予僧尼職員並訪客。飯堂空間寬敞,光線柔和,正中置佛像,兩邊沒靠背長條簡約枱椅望中間通道,座位沒設面對面,全皆望背,鼓勵食不言寢不語,不論工職、文職或訪客,開門進來,自自然合十鞠躬,拿取自己估計需要及可吃完分量,安靜吃飽,收拾食具交還廚房,立正向佛合十鞠躬退出。
前面泥黃僧袍師傅一口一口不徐不疾地吃,靜默有序,眼不亂躥,心無旁騖;香港是個嘈雜紛亂的社會,內地亦然,台灣民間也不會好太多,號稱禮儀之邦,曾經尊孔崇佛,期沾深山古寺安寧淪落至須東赴日本探求。
香海名山,屯門青山寺曾經享松濤似浪伴禪音也亦煙消雲散,今天落得雜亂庸俗。
得志蓮淨苑甚覺香港幸運。
慈山寺2013年年底或2014年年初建成開放,猶幸非任意隨便可殺入,透過網絡報名安排,似米埔自然保護區,每天可入內有心人不算少也不會太多(平日數百,週末一千,農曆新年初一初二、國慶、佛誕、觀音誕納客較多。)
香港今天最欠:靜!
背靠八仙嶺,面向吐露港,中間馬鞍山巒高低婉約,門迎東南風大熱天清爽消身心暑熱,日後尋機會再來,景觀佛殿看過,腸胃舒泰豆腐飯吃過,只求一角納風乘涼看雲影轉動,如遇風雲變幻雷雨交加,當更精彩。古絲綢之路重鎮敦煌今成寶庫,全因佛心人立地結構。亦也東西交匯香港;佛境、教堂、道觀、清真寺、圖書館、郊野公園不妨多建,得益還是市民慕名遊客……
所得不求多,就寧靜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