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國際級研究指出,女人大腦用來處理語言的面積比較大,功能也較專業,所以想到甚麼就會立刻WhatsApp、上討論區或打電話召喚好姐妹,旁若無人叭啦叭啦傾訴心聲。然而在封建年代,女人只是附屬品,有獨立思想或意見被視為十惡不赦,所以被壓迫的她們偷偷發明了自己的文字──女書。
記者:陳慧敏
攝影:潘志恆,部份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自創唱出來的文字
女人有好多秘密,女人也藏不住秘密。
聚光燈打在沾有金箔的白色瓦片上,映照上面長長短短如密碼般的女書文,葉蘊儀(Gloria):「瓦片就是家的意思。無論好壞,在家裏,每個女人的心裏面都有一定的秘密。」纏着瓦片的紅繩如雨般瀉下,脈路分明,直到遠離燈光,着地後才交錯一起。這是一種隱喻,隱喻那些女人們偷偷分享秘密的時光。
傳說湖南省江永縣是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1982年研究者在這裏發現最少有百多年歷史、與漢字結構系統完全不同的女書,現在找到的女書文字約有二千多個,同一個字有不同讀音不同意義,只由婆婆、媽媽到女兒,悄悄地以歌聲相傳。那細長纖細的刻紋,左高右低,像圖騰、像花邊,隱藏在女子的刺繡、器物、衣服及紙扇間,以避過不懂字或對女性玩意不屑一顧的父權的法眼,在密友間互相傳遞。兩年前,Gloria以此為研究題目,兩次跑到湖南江永縣,在當地的「女書生態博物館」認識了浦麗娟,她七十多歲的媽媽是縣裏現存最老的女書傳人,Gloria:「整個江永縣,大抵只剩下幾個女書傳人了,這裏的人個性純樸又善良,又請我吃飯,又邀請我住她們家,母女倆一句句的教我寫及唱頌女書。」 Gloria即席唱了一段,平平淡淡的音調,聲音圓潤溫柔,想起當年的女子,執着密友送來的紙扇以歌聲訴衷腸,聽來好浪漫,「這是唱出來的文字,沒有確切樂譜,隨心而發,有點像她們瑤族的土話音韻,詩歌內容多數講嫁出去後的生活,丈夫不好、丈母娘壓迫、想家又無人傾訴等,聽得懂的話,心情會變得好憂傷。」古時做女人是悲慘的,只有在親朋戚友結婚、聚會、七姐誕等可以聚在一起的時候,她們才可以拿起寫有女書的紙扇一起唱歌,溫婉的歌聲隱含無窮怨念。
OCTET藝術碩士課程畢業展2013
日期:即日起至9月23日
地點:灣仔港灣道2號香港藝術中心4至5樓包氏畫廊
查詢:2582 0200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