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人蔬果攝取不足情況惡化。衞生署去年進行的行為風險因素調查發現,82%港人每日進食蔬果量未達標準,即進食量少於3份蔬菜及2份水果,較08年同類調查的78%直線上升,數字更逐年遞增。有醫生表示,水果及蔬菜攝取不足,可導致缺血性心臟病及增加中風死亡風險,世衞亦已將此列入全球十大死亡高危因素,呼籲市民及早養成少肉多菜飲食習慣。
衞生署去年4月進行風險因素調查,以電話訪問2,041名18至64歲市民,收集進食蔬果份量、體能活動量及吸煙習慣。結果發現,95.2%受訪者有最少一項行為風險因素,當中以進食蔬果不足最為嚴重,雖然80%人每人進食蔬菜,近半數人有每日進食水果,但進食量未及建議份量。
衞生署署理助理署長(健康促進)馮宇琪醫生表示,調查中每日進食蔬果不足的人,多為男性、年紀較細、未婚人士及文員。她表示,約80%心臟病可透過健康飲食、恒常運動及不吸煙去避免,建議大家要維持良好生活習慣。
每日1.5碗菜已足夠
至於3份蔬菜及2份水果實際份量有多少,馮宇琪指出,一碗熟菜已為兩份,故成人每日只需1.5碗已達到建議份量;水果方面,一份約為一個中型水果或兩個小型水果,每日要達標其實絕非難事。
香港心臟專科學院前院長高德謙醫生補充,蔬果有各種元素,包括水溶性纖維、鉀及鎂等,對身體非常有益,研究指每多食一份蔬果,可減低4%缺血性心臟病死亡風險;又能減低患二型糖尿病比率,提醒市民要每日進食。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