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澳門立法會選舉已結束,今屆議會直選及間選議席各增兩席,間選議席候選人全部自動當選,直選方面出現20個參選組別爭奪14個議席,最終建制派勢力仍一如以往佔有主導地位。自由民主勢力方面,雖然議席數目不變,但是在下屆議會中仍只是「少數民族」,同時,民主派「新澳門學社」議席打回原形至兩席。選舉的結果,這值得港澳兩地人士從中吸取教訓。
建制派資源及動員能力雄厚
一直以來,傳統社團的選民動員能力強大,也累積了一定的鐵票。上屆選舉雖然鐵票效力有些減弱,但始終能協助本身的候選人成功取得一至兩席。一些以省籍為主的組別大打「鄉親牌」,亦成功取得預計中甚至超出預計的議席數目。
具有博彩業背景的組別,其動員能力與傳統建制派勢力也不遑多讓。這些組別的候選人由於經營博彩業場所,其員工數目龐大,而且組別間平常亦有商業上聯繫。到了選舉期間,這些組別在比例代表制下只需動員自身的員工,毋須依賴其他選民,已有足夠票數取得一席。由於平常在商業上的聯繫,他們在議會內將連成一線,成為建制派中一股不可忽視的勢力。
反觀民主派方面,由於他們沒有太多鐵票,一直是依靠平日工作和選前宣傳來吸引選民支持。上屆選舉在一片反貪腐的聲音中,一直主張反貪腐的新澳門學社獲選民支持,成功取得三席。反觀今次選舉,雖然選前亦發生官員貪腐案件,但是由於案件涉及的與民生無太大關連,不像歐文龍案那樣吸引市民焦點,民主派的聚焦點較少,加上他們沒有傳統社團的強大動員和配票能力,在分開三張名單參選下,加上得票率下降,最後只能取得兩席,較上屆還少一席。
值得一提的是,同樣屬民主陣營的高天賜組別,由於他獲得不少土生葡人和公務員的鐵票支持,在今次選舉中成為嬴家,議席數目增加一席,自由民主陣營的議席數目仍維持四席,這是選前意想不到的。
民生議題仍是選民關注議題
如同2012年的香港立法會選舉,民生問題,包括房屋,特別是政府房屋發展,交通運輸等問題,始終是澳門市民所關注的重要議題。今次澳門立法會選舉中,建制派組別主攻的問題全是市民所關注的議題,因此令選民覺得他們的想法與自身關注的相近,思想距離較少,因此較傾向於建制派組別。
相反,自由民主陣營雖然亦有提及民生議題,篇幅也不少,但是,部份選民仍覺得他們的政綱偏向政治層面,民生着墨相對較少。澳門政治文化較香港保守,市民的關注點始終是圍繞日常生活和社區服務,而民主派較着眼於他們陌生的或過於理念和理想化的政綱,如政制發展和官員問責制。他們或會覺得某些官員可能未符眾望,但又會覺得與自己關係不大,因此仍較傾向一些以民生為主要政綱的組別。
(二之一)
吳文濤
自由撰稿人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