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澳門 明日香港(記者 陳沛敏) - 陳沛敏

今日澳門 明日香港
(記者 陳沛敏) - 陳沛敏

如果還有人不明白,香港人爭取民主爭取了這麼多年,為何北京仍一而再、再而三地拖延落實普選,看看澳門,就會恍然大悟。
澳門新一屆立法會選舉,靠鄉親票源的候選名單大獲全勝。14個直選議席,福建幫陳明金名單成為票王兼鯨吞3席,江門同鄉會麥瑞權的名單也取得兩席。泛民維持四席,但今屆議席增加,因此澳門的泛民勢力實際上是削弱了。
回歸後,香港跟澳門一樣,直選都是採用比例代表制(雖然計票方法略有不同)。去年香港立法會選舉,183萬選民投票,泛民得票近102萬,得票率56%卻是回歸以來最低,打破了泛民與建制「六四黃金比例」,直選議席減少一席得18席。建制派卻受惠強勁配票機器,得票率升至近44%,輕取17席,且盡攬新增5個地區議席。
阿爺要人有人要錢有錢,麾下的民建聯、工聯會等建制派,地區工作之綿密、選舉工程之浩大,泛民無論資源無論組織力,都望塵莫及。蛇齋餅糭只是我們看得見的部份,前年區議會選舉揭發的有組織大規模種票,更是觸目驚心。建制派逐步蠶食下,全港18區議會早已是一片紅。
北京拖延普選,就是時間換取空間。一方面建制派駕馭選舉越來越嫻熟,另一方面由內地審批的新移民,又是建制派掌握的鄉親票源。保安局局長黎棟國昨日說,每日150的單程證配額毋須減少,審批權由內地掌管也是憲法規定,香港不能取回。
根據阿爺的盤算,香港變成澳門之日,就是香港普選之時。眼前香港人有兩種選擇,一種是接受現實,做一線學者口中的「沉默大多數」;另一種是明白民主不是別人賜予,同時堅信,03年50萬人上街反23條、去年反國教運動已證明,即使泛民不濟,香港的公民社會已在茁壯成長、自力更生。
關鍵時刻,就是香港公民社會展現力量的時候。至少這一點,香港不同澳門。

陳沛敏
記者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