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總統經過與王金平的爭執之後,他的滿意度民調破底,首度達到個位數。年代電視前天公佈最新民調滿意度只剩9.2%;不滿意度高達80.5%。天塌東南,地陷西北,速度之快簡直匪夷所思。
猶記2006年6月,馬引當時的民調聲稱陳水扁總統的滿意度不到18%,應該知恥下台。如今風水輪流轉,馬的滿意度幾乎只有扁最低時的一半,下不下台?為了政治穩定,我們反對馬下台或採取罷免馬的行動,但對於他的最後兩年任期希望他無為而治,靜靜走完任期,不要再幻想歷史留名而踢騰了。
人依聰明、笨拙、積極、懶惰可分為四等,好壞依序為:聰明又積極、聰明但懶惰、笨拙又懶惰、最糟的是笨拙但積極。根據民調,馬似乎是笨拙但積極的人。希望他最後兩年做個笨拙又懶惰的總統,就阿彌陀佛了。
政治學家卡爾在《總統商數PQ》的書中指出,得高分的總統綜合了知識、判斷力、個人氣質、相信未來並能以此做出智慧的決策和展現負責的領導能力。此外,總統須深刻認知台灣社會的核心價值和國家的最終目標。馬和扁一樣,對台灣的核心價值信仰不誠,以致一遇困難就左右閃竄、權宜權變而使目標模糊。我們的核心價值是自由、民主和主體性。
過去很多人用《美國總統的七門課》書中的7項標準檢驗陳水扁當總統時的表現,並得出阿扁不合格的結論。我們也用同樣的標準檢驗馬,發現也不及格:
一、人品貴重,馬稍優於扁,但到第二任,小家子氣的表現和身邊人物的貪瀆腐爛已侵蝕了馬原來塑造的道德巨人形象。
二、目標不清楚,可能源於終極統一只能做,不能講的障礙,對台灣的方向也沒有清楚的目標。
三、說服力不足。馬多次怪罪政府的成就沒有好好宣導,其實有宣導,但都無感。
四、在體制內運作的能力,馬尤其不足,像是從未與在野黨協商、對黨內立委也施加的是壓力而非溝通說服。
五、就任百日內一切上軌道的能力。馬就任已兩千天,還沒上軌道。
六、堅強的團隊。這是馬的痛腳,團隊孱弱,小圈圈運作。
七、傳承願景。馬對深化民主、強化主體意識、尊重多元價值等願景毫無建樹,以致無法吸引群眾追隨他,遠不如李登輝。
台灣蘋果日報社論
熱血青春電影《狂舞派》席捲今夏,柒良同阿花嘅夢想去盡未?
男女主角聯同導演黃修平齊上《亂噏24》,動Live預埋你!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