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度春宵 - 邁克

共度春宵 - 邁克

多得無遠弗屆的互聯網,我終於知道六十年代末如日中天的基斯杜化鍾斯,突然銷聲匿跡背後原來有那麼多故事。據說《碧海情天》那個跛腳將軍,最初是為馬龍白蘭度度身訂造的,談不攏條件考慮過找彼得奧圖、李察哈里斯和李察波頓,後來大衛連無意中看到《特務萬花筒》的鍾斯,一聲Bingo沒見過真人就拿拿臨簽了約。開鏡才發現,夢中情人不但身材矮細,張開口還要是雞仔聲,馬死落地行焗住拍,雙方都十分不愉快,加上影片劣評如潮,靚仔小生爛泥扶不上壁的聲名不脛而走,再回頭演B級小電影不甘心,A級大片又無人問津,高不成低不就,逼於形勢就此息影。
不是我偏幫俊男,這個說法非常可疑,一來耗資天文數字的鉅製,就算導演一時糊塗色迷心竅,未約見演員便貿貿然落訂這種事卻絕對不會發生,二來連先生出名嚴謹,為了等待一抹夕陽累全組工作人員望天打卦半個月的傳聞甚囂塵上,要是認為有眼無珠請錯人,最多陣前易將,怎會像個委屈求全的童養媳,哈着腰服侍力有不逮的小少爺?況且,就角色而論,鍾斯比那幾位落選佳麗適合多了,一九六八的白蘭度年屆四十四,體態之論盡面蛋之浮腫先一年的《春色撩人夜》有樣你睇,再多三五年演《教父》的阿伯形神俱似,如何有本事情挑性生活失調的俏師母,實在匪夷所思。小他一年的李察波頓,已經演過《靈慾春宵》借酒消愁的中年教授,早就成為陪伴玉婆的肉夫,嫌老公床上不濟的青春少婦偷漢子揀着他,豈不是盞搞?哈里斯和奧圖可能性較高,但要冒着身敗名裂的危險和他們共度春宵,可又犯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