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劉美儀報道】上海自由貿易區即將運行,傳聞有資本賬開放方案,令外界更關注本港人民幣離岸市場角色。消息透露,金融發展局上周五舉行會議,旗下內地機遇小組撰寫的人幣離岸中心發展研究報告,正式提交大會並獲接納,20多項建議內容,包括放寬本港居民,目前每人每日最多兌換2萬元人幣的上限。
據悉,該局主席查史美倫,稍後會將報告提交政府,若無重大修訂並在政府同意下,不排除會對外公佈,下一步希望能與內地相關機構溝通,推動建議內容。
內地機遇小組由已退休的重量級中資老總秦曉任召集人,他出席上周五會議。消息說,會議進行約兩個半小時,儘管近日外界就上海自貿區金融試點開放的傳聞,炒得熱火朝天,但迄今未有細節公佈,故金發局會議內,沒有就滬港人幣離岸市場形勢,進行太多討論。該局認為,本地人幣離岸市場發展,要具備危機意識,本港作為最大人幣離岸中心,依然保持競爭力及優勢。
提議寬兌換2萬上限
金發局接納的研究報告,20多項建議屬方向性綱領,據悉內容包括,應透過港交所(388)發展人幣計價商品期貨合約、擴大本港人幣資金池規模及跨境對流安排、提高本港居民經清算行以在岸價(CNY)每人每日兌換最多2萬元人幣上限。報告指,本港應全方位開拓人幣產品及服務,如人幣計價保單、資產管理及證券產品。
人幣研究報告是內地機遇小組,撰寫的四份報告中,最先完成的一份。小組就前海、CEPA及證券經紀業務等其他研究報告,仍在推進中。
交通銀行(香港分行)環球金融市場部經濟及策略師何文俊認為,由金發局就本港人幣離岸中心前瞻發展,作出跨界別規劃研究,應能產生效力,「可以更有創新性及更加大膽啲」,局中成員不乏中資國企老總,具備內地脈絡的重量級人馬,可發揮影響外,亦因該局非監管機構,提交建議可更富創新及多元性。
他指出,人幣離岸業務是本港銀行及金融界賴以增長的支柱,面對上海自貿區來勢洶洶,本地人幣業務在創新及投資產品開發上,卻有裹足不前情況。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