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學校的語文課本,把魯迅的作品刪除了。
這下就引起了許多爭論和猜測,因為幾十年來,中小學生都在課本上讀到魯迅,將之宣揚成革命文學的一面旗幟,是反壓反黑暗的典型,他的文字影響了中國幾代人,一下子除掉了,自然引起嘩然。
於是就有人猜測,魯迅文章裏針砭的事情,其實在今日中國更甚,如果魯迅活在今天,被他罵的人更多,所以,為了社會安寧,為了「維穩」,魯迅的文章還是不要讓學生學了,把他的影響力盡量減低。
是耶非耶?中國的事情,只要有人說得出來,就會發生。
魯迅在中國最大的幸事,就是死得早,若是他活到了新中國,肯定生不如死,這一點,毛澤東最清楚,據說有人問過毛澤東,如果魯迅今天還活着會怎麼樣,毛回答:他應該在監獄裏。毛澤東說的是實話,沒有當政者會喜歡魯迅,即使他們在未當政的時候把他捧上天去。
台灣國民黨在幾十年前曾一度要禁魯迅的書,這件事,幾十年後被共產黨做了。但撇除政治原因,今時今日讀不讀魯迅真的無關緊要,魯迅的許多見識和主張,在今天來看也只是落後的激進,他的文字不算特別出色,心胸也頗狹隘,筆下的尖酸刻薄小朋友模仿多了也無新意,反而會落入窠臼之中,學僵了,拔不出。
起初還能嘩眾取個寵,到後來就連像樣的白話文都寫不出來,若是一個人有所謂的「魯迅精神」,這個人肯定不好相與。
本來中文課本裏少了魯迅也沒什麼大不了,但就是因為幾十年裏把他奉若神明,失了分寸,今天倒動他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