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聽到一位朋友之朋友之現代三遷故事,令人傷感,古有孟母三遷,是為了兒子讀書上進,今人三遷,卒之遷到紐西蘭,並非為了兒子求學,亦非避秦,而是「K仔猛於虎」,家長為免兒子俾K仔毒死,唯有放棄本港專業事業,移民彼邦,重新嚟過。
點解搞成咁,皆因兒子在國際學校受不住同輩誘惑及壓力,染上K仔癮,父母搬家三次,改埋學校,朋輩及毒販仍然找上門來,父母最後唯有壯士斷臂,帶埋兒子遠走高飛,專業及生意上之犧牲,無數可計。
呢日碰到一位社工,原來佢對年青人索K,索冰呢回事,知之甚詳,於是問吓佢最新情況。社工話自從推行學校驗毒計劃之後,學生索K之人數,逐漸減少,此是可喜現象,但另一方面,估計本港有三萬幾人有21世紀毒癮(非傳統道友),而且難以追查,故此「毒齡」較長(即吸毒年數),極令人憂慮,二十年後,香港醫療系統除咗窮於應付人口老化帶來的老年病外,還要醫療一大批可能會患上肝癌、膀胱癌之中年人,事關索K兩年左右,就會導致膀胱硬化、小便失禁,肝病頻生。日日索K,男生二十零歲就會陽痿;除肉體疾病之外,年青男女索K不改,會導致父母容易患上抑鬱症(其實主角亦會,不過佢地掛住索K,萬事不理箒),精神大受打擊。
社工舉咗兩三個實例,令左丁山聽到毛骨聳然,例子一:二十歲索K女子每五分鐘要小便一次,要着紙屎片,猛噴香水防臭,後給僱主發覺,立受辭退,回家後,當然難以再搵工,唔敢出街,坐在客廳睇電視了日,母親受不了,睇精神病醫生。何解坐在屋企仍有K仔?社工話,販子送貨上門,交貨到門口鐵閘,女子從WhatsApp知道交貨時間,預先放一百元在鐵閘就可以收到貨。那麼母親可不可以大義滅親,報警求助?可以的,這位可憐母親吼到交貨之後,搶走女兒之K仔,直奔差館報警。警察話根據香港法例,母親「管有」K仔是母親涉嫌犯罪,沒有證據證明到K仔是女兒的。母親於是再在下一次暗中報警,但警察入門之時,女兒狂奔入廁所洗面潄口,毀滅證據,警察亦不能拉人。這樣那樣,母親也就終日以淚洗面,睇精神科醫生,大好家庭就咁被K仔毀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