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玉瓜保營養 刨薄蒸

翠玉瓜保營養 刨薄蒸

炒菜最講火候

煲湯講火候,炒菜更加要講火候。早前食物安全中心就本地家庭炒菜的煮食習慣作出分析,發現炒翠玉瓜、蒜頭、洋葱等含有致癌物質「丙烯酰胺」,令我們對蔬菜的烹調方法多了關注。加上近年不少人都推崇生吃蔬菜,為避免煮食令營養流失,同時避開烹煮過程產生的有害物質,甚至有人奉行「Raw Food Diet」,即任何食物都要生吃。對此,營養師並不能完全認同。

人類學會煮食有兩個主要目的,一是消毒,二是增加營養吸收。在天然環境中,蔬菜、肉食都帶有不少細菌、病毒,雖不是所有微生物對人體都有害,但適度烹煮可大大減低食物中毒的機會。同時,烹煮食物的熱力能令食材的蛋白質及碳水化合物分解,令食物釋出營養素,幫助身體吸收所需要的養份,就如番茄經烹煮後釋出更多的茄紅素一樣。
當然,過度烹煮蔬菜食材會令部份營養素流失,例如維生素B及C等,都較易被高溫破壞,問題是經烹煮後的食物可以保留多少原有的營養。日常炒菜、烚菜,若不是將蔬菜切得太細,並用大量清水烹煮,蔬菜的水溶性營養成份不會大量流失。同時,蔬菜蘊含的電解質及礦物質,例如鉀及鈣等,都不會受高溫破壞,因此家庭式的少油快炒,仍是相當健康的煮食方法。

雖然,食安中心的報告令我們對炒菜的營養多了一點關注 ,但只要細心分析報告內容,便毋須過份擔憂。所有含碳水化合物的食材經長時間高溫烹煮都會釋出丙烯酰胺,因此炸薯條、炸薯片不宜多吃。翠玉瓜、蒜頭、洋葱的「甜度」及碳水化合物成份較菜心、生菜等葉菜高,因此炒菜時釋出較多丙烯酰胺亦屬正常,但只要烹煮得宜,在家炒菜並無不可。
煮食的溫度、時間及配料的運用,都會影響蔬菜的營養。若果將鑊燒熱,不加食油或肉食配料,馬上放入翠玉瓜長時間拌炒,當然會釋出大量有害物質,就如將翠玉瓜放在火上燒烤一樣。但若果將火力調低,加入小量煮食油及肉食材料吸收鑊面的熱力,同時快炒上碟,翠玉瓜所吸收的熱能便會大大減少,不但抑制有害物質的產生,亦可避免食材營養流失。
烹煮時間的長短與營養的吸收有着微妙的關係,將食材生吃當然不會破壞內裏的營養素,但這樣做卻不能保證身體能有效將營養素吸收。而且煮食過程能豐富菜式的味道,只要烹煮得宜,運用基本的營養知識,不必是營養師,亦可煮出美味而有營養的餸菜。
作者:陳國賓 攝影:許有達

蝦醬翠玉瓜青衣魚卷

以高溫烹煮翠玉瓜太久或會令部份營養流失,甚或導致有害物質的產生。將翠玉瓜切片或刨成薄片,可縮減煮食的時間,而用蒸的方法亦可避免煮食時溫度過高。只用小量的蝦醬調味,配合簡單的蒸煮方法,便能吃出翠玉瓜的清甜及魚柳的鮮味。

材料:
青衣魚柳350克、韓國翠玉瓜1條、甘笋/唐芹/粟米仔(切條)各50克、蝦醬3/4湯匙、葱花/豉油/熟油各1湯匙、胡椒粉少許

韓國翠玉瓜

做法:
1.將翠玉瓜刨成長薄片。

2.魚柳解凍,用布抹乾,切成麻雀牌大小,加入1/2湯匙蝦醬、胡椒粉拌勻。翠玉瓜片攤平,放上魚柳捲起。

3.在翠玉瓜面搽上餘下蝦醬,再將甘笋、唐芹、粟米仔平鋪於翠玉瓜面。

4.把翠玉瓜卷隔水蒸8分鐘。取出,倒去多餘水份,淋上豉油、熟油,灑上葱花即成。

1

2

3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