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
中醫辨證結合望、聞、問、切四診,作多方面配合診斷。香港中醫師公會會長關之義表示,中醫觀舌像是看舌頭的舌質及舌苔,例如脾胃濕熱者舌苔較厚兼呈黃膩,腎陰虛者則舌質偏紅、舌苔很少,甚至乎無舌苔。
助反映病理變化
香港註冊中醫學會副會長黃賢樟醫師指出,舌像有助分辨中醫學說的不同症型,但目前未有充份證據反映舌像可用作診斷西方醫學界定的疾病,「舌像係反映不同疾病對人體所引起嘅不同病理變化,但唔係話唔使驗血,就可以話你係血糖高,有糖尿病」。
中醫不會診斷病人是否罹患西方醫學的疾病,但被西醫確診的病人,可透過中醫調理身體,預防病情惡化。黃舉例,經辨證論治,糖尿病人可配合中藥治療改善血糖,也可透過整體調理,保護體內器官,減低病情惡化及出現如心血管疾病或腎病等併發症的風險。
至於科學儀器是否有助中醫客觀地透過舌像辨症?關之義認為,儀器分析雖可反映客觀表象數據,但他強調,舌像只是協助中醫辨症的其中一種資料,中醫辨症更重要是看中醫師本身的學識及臨床經驗。
《蘋果》記者
熱血青春電影《狂舞派》席捲今夏,柒良同阿花嘅夢想去盡未?
男女主角聯同導演黃修平齊上《亂噏24》,動Live預埋你!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