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統計局上月公佈,5月份失業率達27.6%,冠絕歐元區,其中15至24歲的年輕人,失業人數更達17萬,逼近七成。面向愛琴海、充滿地中海風情的藍白小屋,悠閒不再。為緊縮開支,當地政府提出各種私有化及裁減公務員政策,引發民怨沸騰。無日無之的罷工及示威、無家者在慈善團體門外領救濟飯的長長人龍,成為美麗的希臘神話以外,不一樣的風景。
走進雅典,瀰漫着的不景氣,連呼吸都感受到。在市中心地標憲法廣場,馬路兩旁的商店十室九空,門外掛着藍白色國旗,早蒙上薄薄的灰塵。坐在路旁的乞丐,垂下頭抱在胸前,空空的手伸到路中心。車站轉角的攤檔,賣的都是二手衫褲和次貨。檔主說,廉價的中國貨最受歡迎,十元八塊的襯衫,在逆市中突圍。
交易所變食物銀行
離市中心不遠的Sofokleous Street,就見證了這個文明古國的經濟興衰。交投暢旺的雅典證券交易所,百多年來座落於此,如今只剩破落門戶,取而代之的是派發救濟品的食物銀行和招聘中心。「很希望找到工作,不用依靠父母獨立生活,但我實在看不到經濟何時好轉。」說這話的,是28歲的Michaella Nioti。失業逾一年,這天,小妮子又擠在人龍之中,來到招聘中心碰運氣。
就像大部份失業者一樣,早上到中心登記,然後買份報紙,到公園看招聘廣告,中午回家上網,搜尋合適的工作,日復日如是。「大學畢業後,找到份會計工作,月薪雖然只有300歐元(約3,000港元),在希臘,已很幸運。」但在一年多前,這個幸福兒,還是難逃被裁命運,在歐洲經濟大衰退下,成為失業大軍。
事實上,擔心被裁被減薪的焦慮,瀰漫雅典的街頭巷尾。這天,Vasileiou就與工友拉着橫額高叫口號,抗議政府計劃把礦場賣給私人公司。「新入職員工已減薪至只有月薪400歐元,私人公司接手,勢必再減。」在礦場工作了七年的他,一臉徬徨,「若私有化,礦場會受市場影響價格,最終受害的也是市民。」他說。
中產家庭自身難保
類似的遊行示威,在人浮於事的雅典,每天上演。由慈善團體成立的救濟中心,人龍由公園排到大街,有家長帶着子女領取飯盒。專為貧窮戶而設的超市,價錢牌並非以歐元標示,而是以點數劃分。在這裏,領取失業救濟金的家庭,每月都有一定點數去換領生活必需品,以解燃眉之急。
貧窮戶朝不保夕,中產家庭也自身難保。父母都是醫生的Olga Mavrommati,離家四年,在英國讀大學,三個月前學成回國,驚覺世界不再一樣,「爸媽原本各有3,000多歐元月薪,政府緊縮開支,醫院所有員工薪資減半。」 找不到工作,他打算再到英國攻讀碩士,留在那裏找工作,「經濟太差,看不到希望,身邊的朋友,大都計劃到外國發展,待希臘經濟好轉,才考慮回來。」他說。
攝影:林亦非 撰文:呂麗嬋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