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倫多電影節:族群衝突的痛苦宿命

多倫多電影節:族群衝突的痛苦宿命

今年NETPAC亞洲電影獎的候選影片有11部,相對規模較小的影展來說,數目算是比較多。但可能多倫多今年辦NETPAC評獎只是第二回,經驗和溝通略為不足,有好幾齣候選影片,我認為不宜歸入亞洲片的範疇。早前提到的格魯吉亞電影《Blind Dates》還說得過去,但俄羅斯的《Break Loose》在聖彼德堡拍攝,也算是亞洲片嗎?另外,紐西蘭的芭蕾舞紀錄片因為男主角是中國人,也算是亞洲片嗎?一齣由愛爾蘭、冰島製作人在北京拍攝的《This Is Sanlitun》,因為有中國演員和資金,也就算是亞洲片嗎?如果後三齣影片拍得很精采,那對我們當評審的實會構成尷尬,你說頒獎給它還是不頒好呢?台灣導演鍾孟宏的《失魂》,不失為一齣別創一格的奇情驚慄片,王羽和張孝全演得出色,如果能夠多些黑色幽默,少拍一些血淋淋的暴力鏡頭,成績可能更好。

印度片暫最好

候選影片已看得七七八八,暫時是印度影片《Qissa》最具爭勝實力。影片由《少年Pi的奇幻漂流》(Life of Pi)的印度演員Irrfan Khan飾演一名求子心切的父親,妻子連生三個女兒,當然不爽,生到第四個時,他接受不了,竟無視現實,把女兒當男生撫養,甚至自欺欺人地瞞騙所有人。或許他早有盤算,到後來為「兒子」娶了媳婦,竟然企圖親自「操刀」,令媳婦懷孕,以續香燈。
詭異的劇情這裏不想盡情透露,導演Anup Singh的確是高手。故事揀選在印度旁遮普邦發生,時為1947年,印度開始分隔回教徒,而伊斯蘭為主的巴基斯坦成立,印度教派與回教從此時起衝突。編導藉着一個看似簡單的故事,批判了父權社會的遺禍之餘,亦深刻地反映了印度社會的宗教衝突,實在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族群之間的痛苦宿命。
撰文:黃國兆

熱血青春電影《狂舞派》席捲今夏,柒良同阿花嘅夢想去盡未?男女主角聯同導演黃修平齊上《亂噏24》,動
Live預埋你!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