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中的村莊生活 - 李怡

城市中的村莊生活 - 李怡

錢鍾書寫於1944年的《圍城》,說「城裏的人要到城外去,城外的人要到城裏來」。住城市好還是住村莊好,七十年前就常使人為之天人交戰。
去年倫敦市長約翰遜(Boris Johnson)說,奧運過後,將把奧運園區,轉變為英國最大的都會公園。他對倫敦市政的理念,是「把村莊生活還給城市」,這是新世紀的城市發展觀念。
人類社會從鄉村田園生活,進而發展到以城市為中心的聚居。城市的規模越來越大,城市人口越來越多。城市在提供市民的種種方便的同時,也帶來交通堵塞、空氣污染、居住環境惡劣等使人厭煩的問題。許多現代城市人漸漸喜歡住市郊,嚮往過村莊生活。
但真正過村莊生活,又很不方便,醫療、教育、娛樂、閱讀、交友,怎及得城市?有數據證明,住在城市的人比較長壽,教育水準高,也比較有生產力。
「把村莊生活還給城市」的意思,就是要保留城市的種種好東西,但又能排除城市的壞東西。施政方向一是綠化,廣泛植樹,打造一個都會公園。二是打擊犯罪,使居民覺得安全。三是鼓勵使用零碳交通工具。現在許多城市都在地鐵站前設有免費或收費公共單車服務,減少碳排放,也減少了交通意外。
香港去年被《經濟學人》雜誌評為全球最適宜居住的城市,理由之一是香港有許多郊野公園和步行徑,而這些野外景色又緊貼市區,市民很快就能到達郊野外,享受大自然景色。現時梁班子盲搶地搶到打郊野公園的主意,可以說是對於新世紀城市發展方向的逆反,使香港從全球最適宜居住的城市大倒退。也許這是要向大陸高度發展的城市看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