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有價:長壽的困擾

生命有價:長壽的困擾

中國人認為長命百歲是福氣,但看今天的香港,每天約有一位長者選擇結束生命,有部份長者更用決絕的方式自殺,對他們來說,年紀大並不是祝福,反而是困擾。

核心家庭令關係疏離

「生命熱線」的「生命共行——外展長者服務」義工到李伯伯(化名)家探訪,義工問他為甚麼會想到自殺,他用平實的語氣回答說:「老啦,做咩都冇興趣、冇心機……(我)覺得生活很煩,煩到好難忍受……」老人家的身體機能日漸衰退,他們發覺自己越來越倚賴別人的照顧,或許受到社會上強調高效能的價值觀影響,不少長者認為年紀大便失去存在的價值,他們感到羞愧、自卑、認為自己是家人的負累,也漸漸地失去生存的動力。
現代社會結構出現很大的變化,以家庭為例,五、六十年代一般已婚的子女會與父母同住,社會強調「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但今時今日大多數以核心家庭為主,大部份已婚的子女不會選擇與長者同住,兩代的關係變得越來越疏離,家人未必能及時察覺長者面對生活的困擾及提供支援。難怪老人家不時慨嘆「養兒防老」已過時,覺得被親人冷落,甚至被遺棄。
當長者感到寂寞、孤單,他們很容易出現情緒困擾或患上抑鬱。陳婆婆(化名)見到探望她的義工,曾經很激動地喊叫:「好唔開心,很寂寞,好想死咗去!」在社工及義工的共同努力下,婆婆的情緒得以紓緩,減低痛苦、絕望的感覺,並逐漸打消自殺的念頭。當社會不少人提倡「老有所依」的時候,就應該給予長者多一點關懷,並令他們有需要時可尋求專業人士提供適切的服務。
撰文:生命熱線
隔周五刊出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