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兩國終於找到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雙方的主要傳媒都弄錯誰能舉辦2020年奧運。中方的新華社、中央電視台固然誤報東京出局,伊斯坦堡得勝的消息;日本的朝日新聞同樣誤解投票過程,錯報東京申奧失敗。事後大家都得灰頭土臉的向公眾致歉,更正報道。
中日同樣錯報奧運城市這個低級錯誤當然是巧合,兩國領袖在G20峯會站立交談幾分鐘卻絕不是巧合或純粹禮貌,而是關係解凍的兆頭。要是兩國領導層能逐步令島嶼之爭降溫,減少刺激對方的動作,中日也許有機會逐步回復正常的外交及官員接觸,打破互不理睬的困局。
在外交戰場上,中方官員的堅持、僵化是眾所周知的。當年前港督彭定康提出破格的新九組選舉,鑽了《基本法》空子,被北京狠批為千古罪人。其後中方駐港官員把肥彭當成透明人,不願直接跟他接觸;駐港最高級官員周南出席天壇大佛開光儀式時就堅拒跟肥彭握手,只肯合十為禮。那一份僵硬與偏執實在令人印象難忘。
習近平(圖)貴為國家主席及中共總書記,他的言行代表着國家最高層的意向。若按中日關係的惡劣狀況來看,習近平大有理由在G20峯會上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不理不睬,跟他保持距離,以顯示中方的不滿及堅持原則。但是,習近平並沒有作這樣的選擇。他雖然沒有跟安倍來一場正式會談,也沒有公開、高調的跟他握手,但至少願意來一幕非正式簡短對話,交換一下立場與看法。幾分鐘的談話當然不會有甚麼實質內容,但姿態及外交語言卻明顯反映中國不想拒人千里,不想關上溝通大門。而當最高領導層也能有非正式接觸的話,外交層面,事務性層面,經濟事務的官方對話便更有理由及條件開展。
日本把釣魚島國有化引起的爭議與僵局已經一年了,中日雙方看來都有意讓關係解凍。五分鐘的元首會晤是個好開始,只要不再有小動作,實質的外交對話將會很快展開。
熱血青春電影《狂舞派》席捲今夏,柒良同阿花嘅夢想去盡未?
男女主角聯同導演黃修平齊上《亂噏24》,動Live預埋你!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