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機械人不一定要巨大。中文大學與瑞士及韓國專家聯合研發的「微型醫療機械人」,比頭髮還幼細,是一個由磁力操控的3D多孔支架,實驗證實它具培植細胞功能,正進行動物研究。專家盼微型機械人在不久將來可為病人送藥到特定部位,或將幹細胞送到腦部作中風治療。
微型機械人幾乎連肉眼也看不到,要用顯微鏡放大才能看清楚。負責研究的中大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助理教授張立表示,微型機械人以多孔支架作設計,可用作盛載藥物和細胞,長度為100微米、厚度40微米,以人類頭髮厚度為100微米為例,即機械人比頭髮還幼細。其外層塗有由鎳及鈦組成的薄膜,與生物相容性高,對生物細胞無害,還可被外在磁場操控,方便控制其活動。
他06年起研發微型機械人,設計目的為準確地將藥物直接傳送至病人體內的微小部位,並可穿梭於血管、眼及腦內,盼將來可應用於治療癌症、中風及視網膜退化等疾病。另可作組織活檢、影像檢查定位等功能。他舉例,中風病人或要接受開腦手術,但微型機械人可將幹細胞經脊髓帶到病人腦部,修復受損的腦細胞。
研究登國際學術期刊
該校最新的實驗室研究證實,微型機械人可培植人類胚胎製造的腎細胞,又可被外在磁場系統操控,增加了其應用的可能性。張立強調,機械人仍在動物研究階段,如作臨床應用要先解決多個問題,包括改良成可與人體相容的物料、提高定位準確度及能否被身體自然吸收等問題。
他拒絕透露研究耗資多少經費,但指成本會比傳統手術儀器高,期望10年內可進行臨床研究。研究結果將於今年11月的國際學術期刊《先進材料》(Advanced Materials)中刊登。歐洲、美國、加拿大及日本相繼於2000年開始也進行同類機械人研究。
熱血青春電影《狂舞派》席捲今夏,柒良同阿花嘅夢想去盡未?
男女主角聯同導演黃修平齊上《亂噏24》,動Live預埋你!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