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體晒:龍在香港

夏日體晒:龍在香港

在某些人眼中,移民海外等於跳進安全網,告別香港的繁囂生活,追求自由新鮮空氣,90年代初的移民熱潮今日重來。當離開成為港人的夢想,偏偏中加混血兒惠龍兒(Duncan Reid)不覺得楓葉國月亮特別圓,這位港籃2米04中鋒反而鍾情香港的街場和叉燒飯,內心還有一個中國夢。
記者:林湛穎 攝影:李忠浩

惠龍兒最愛港式茶餐廳和吃叉燒飯。

在本地甲一圈子,南華中鋒Duncan無人不曉,他是少數身高超過2米的球員,雙手向上一伸,指尖即觸摸到籃網。他是南華贏得聯賽總冠軍和銀牌錦標的功臣,上月代表香港出戰亞錦賽對巴林一仗,他的單手入樽成為賽事十大金球,片段上載至YouTube短短一個月,即有32萬點擊率,Duncan Reid這個名字漸漸響亮。

披港隊戰衣感自豪

「港版鄧肯」每次到街場練波,總吸引四周目光,場上的波友試圖突破「鄧肯」的攔截上籃,很不容易,場外交談卻發現他講得一口流利廣東話,為人友善,他還有個帶有武俠小說色彩的中文名字:惠龍兒。「爸爸是加拿大人,媽媽是上海人,她姓惠,我的契爺就替我改名,他解釋過『龍』、『兒』的意思,但我已經忘記了。廣東話在13歲時開始學習,不懂廣東話,根本無法溝通。」
Duncan生於香港,持有特區護照,是個不折不扣的港人,上月港隊在菲律賓舉行的亞錦賽僅得第10,但面對菲律賓、日本等強隊,毫不在乎自己僅是業餘,盡力拼搏,雖敗猶榮。對Duncan來說,行程收穫不僅是入選十大金球,而是穿上港隊戰衣的自豪感,「對約旦一仗我被對手撞爆嘴,一臉都是血,我堅持打下去,不想錯過任何機會。對手知道我們全是業餘,覺得好驚訝。」
這些年來,香港每日爭拗不斷,從民生到政制,從中港矛盾到未來發展,問題天天都多,香港人不再為自己的身份而感到自豪,這兩年港人移民數目,創1989年天安門事件後新高。大家都懷疑香港不再可愛,Duncan卻寧願住在這裏,也不願定居於另一個家鄉:多倫多。「我最好的朋友都住在香港,很多都是華人。我喜歡和他們打比賽,又可以打麻將,之前還一起看《激戰》,完全習慣港式生活,我嫌多倫多太悶,商場夜晚通通關門。」他答得坦白。

希望進軍CBA

Duncan的生活跟本地華人無異,愛行旺角,愛到街場切磋,練波後總愛到茶餐廳點一碟叉燒飯,生活簡單,已感滿足。這城市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只是局內人沒有察覺。
去年在加拿大完成學士課程後,繼續追尋籃球夢,深知夢想不易在香港實現,他北望神州,正申請回鄉卡,希望和南華隊友羅意庭一樣進軍CBA,「我的身份是外援抑或本地球員,暫時未搞清楚,如果不行,就會試亞洲其他地區的職業聯賽。趁後生,我好想試!」

後記:唔識中文

Duncan謙虛表示,講廣東話不夠靈光,寫就更差。為配合拍攝,Duncan手執毛筆,在紙上寫中文姓名,他先拿出身份證,仔細看了幾遍,然後大筆一揮,不消兩分鐘就完成。「讀書時只寫過一次毛筆字,我都擔心會寫錯。」字體是否工整,筆劃有否錯漏,這都不再重要,只要肯試,結果總會意想不到。

激戰拍續集,但家輝話唔敢再變筋肉人?
到底練定唔練?即睇足本《亂噏24》,專訪張家輝、林超賢!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