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抗藥惡菌VRE於公立醫院失控爆發,伊利沙伯醫院隸屬的九龍中聯網是重災區。醫管局數據顯示,今年截至上周已有近1,200人證實感染或帶有VRE,較去年全年激增近4倍,當中九龍中個案佔六成。微生物專家促醫管局承認情況失控,盡快加強控制感染;醫管局則發現VRE出現新品種,計劃與大學合作研究其抗藥性有否加強。
感染簡稱VRE的抗萬古霉素腸球菌,可引起尿道炎及腹膜炎等,嚴重者可入血奪命。醫管局數字顯示,2011年至今年5月底,共911人的樣本對VRE呈陽性反應,當中33人證實感染並出現上述炎症,其中4人更出現入血,未有死亡個案。
按年比較,今年至上周累積1,185人的樣本帶VRE,較去年全年的246宗激增近4倍。今年的個案有逾半於6月或以後出現。全年個案中,703人來自九龍中聯網。除VRE外,其餘抗藥惡菌於今年上半年出現的比率也增加,如抗藥性金黃葡萄球菌(MRSA)的比率由去年的43.6%,增至46.5%,MRSA入血的問題則以博愛醫院最嚴重。
較實際報少200多宗
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指公院爆發VRE的情況「好離譜」,斥管理層不願承認爆發的嚴重性,促局方的感染控制部門切勿再玩弄數字,混淆視聽,否則危害病人。他亦指,醫管局於今年3至5月向外公佈的VRE感染或帶菌個案只有113宗,但根據局方資料,該3個月實際有351宗個案,「少報咗200幾宗,唔係隱瞞係咩?」
醫管局總感染控制主任曾艾壯否認情況失控,稱VRE數字增加與醫護人員衞生及環境衞生欠佳有關,加上大部份感染病人屬重症,難以隔離。
醫管局已按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建議,作出一系列改善措施,如由本月30日起一連四周,陸續為伊院各科病人採逾5,000樣本化驗,以及早將個案隔離,屆時部份外科手術需重新安排,並要調配病床以空出更多隔離空間。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