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景 - 鄧達智

小 景 - 鄧達智

地鐵,週末下午,一家大細擁上車廂,情況激動。未算太擠擁的乘客注視着他們風風火火插入,父親拖着較小的一個自一邊車門跑進來,母親並兩個較大小孩自另一邊殺入,兩老隨後,夫婦兩大聲叫喊:「呢邊有位!嗰邊仲有兩個位!爭位啦!快啲快啲!死啦,冇位㖭……」
爭位精神症候很普遍,自地鐵服務香港以來積聚重疊漸變本地有聲有色流動風景,外國人眼中香港民生文化一部分。
朋友最近到上海長駐工作,公餘愛乘地鐵城中小遊…笑談,未曾試過一次安靜坐完全程;地車到站,人疊人比香港多上兩倍的乘客蜂擁而上,碰撞間總有乘客相互指罵,一個站與下一個站之間距離有限,新一批乘客湧進,又構成另一輪罵戰。
街頭對罵是我對上海至深的印象,指罵不動手,罵上一兩小時等閒事,男女平等,只罵不打,他們真能罵戰。
上廣州,的士前面兩輛小車碰在一起,各自司機跳下車來,甫開口;至粗至賤至侮辱人的粗話即上,未幾動手打起來,過不了一分鐘,已見一片血紅流出,屬甲?屬乙?的士司機醒目,看了兩眼,將車子後退數呎,餘出空間,沉默上路,圍觀的人不算太眾,都保持一點氣概,看慣了,不當一回事,與上海只罵沒戲的風格很不一樣!
香港水平,大不了爭坐位;香港地鐵路線有多長?去得多遠?荃灣到柴灣不過一小時,除非老人、孕婦、嬰孩…其他人站站,會得叫你累死?
外國的月亮肯定沒有特別圓,喜歡巴黎、倫敦、慕尼黑、里斯本……等等城市地鐵,人多或人少,安靜乘車,讀報讀書隨便,呆呆站立亦歡迎,往往空位沒人坐,縱使人擠也少見乘客湧入車廂爭位的醜態…也有,新移民、財大氣粗的遊客!
香港唸初中,洋人當校長,老師群也頗國際化。上落校舍樓梯,左上右落的規矩從中一開始明文教誨。教是一回事,聽不聽的天份人人不一樣;但英籍老師特別注重這項規則,上下樓梯間,經常有禮貌地抽起不守左上右落的同學輕輕提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