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建議每日最多吃半個 奶黃月餅細細粒油份驚人

醫生建議每日最多吃半個 
奶黃月餅細細粒油份驚人

【本報訊】奶黃月餅、冰皮月餅近年甚受歡迎,不過油份驚人,中大營養研究中心註冊營養師張可琪指,奶黃月餅多由酥皮製造,油份高於傳統月餅,建議市民每日最多吃半個迷你奶黃月餅。另建議配合蘋果、橙等高纖食物進食,減少血糖、膽固醇水平上升。
記者:梁麗兒

張可琪表示,奶黃月餅因由酥皮製造,本身油份高,部份更含反式脂肪,不宜多吃。加上其餡料多由椰漿、蛋黃及忌廉等油量高的材料製造,令脂肪含量大增。以一個60克迷你奶黃月餅為例,便有15克脂肪、8克飽和脂肪、0.36克反式脂肪,一個成人每日需要2000個卡路里,每日應攝取不多於22克飽和脂肪、2.2克反式脂肪。如果吃整個迷你奶黃月餅,已達當日33%的有關攝取量,故不建議一次過整個吃掉,最好每日吃不多於半個。
她說一個200克雙黃蓮蓉月餅約有44克脂肪,市民通常吃四分之一個,即每次攝取11克脂肪,故市民吃掉整個迷你奶黃月餅、約15克脂肪,此攝取量隨時多於吃傳統月餅,呼籲進食前須留意營養標籤,不要被其迷你版的份量蒙騙而肆意進食。
另外,傳統雙黃蓮蓉月餅因含有蛋黃,膽固醇含量多達1,230毫克,以常人每日不應攝取多於300毫克為例,市民每日不應吃多於四分之一個蛋黃月餅。改吃白蓮蓉、五仁月餅等餡料,可減少膽固醇攝取量,也是不錯選擇。

當早餐食 易積脂肪

張可琪續稱,冰皮月餅製造過程中,使用的油份最少,脂肪量相對其他月餅為低,加上有冰涼口感,為不少市民「心頭好」,但須留意其內藏餡料,尤其荳蓉、流心及水果口味等,糖份極高,也不宜狂吃。
張可琪又說,不應該空肚吃月餅,不要將月餅當早餐吃,因早上空肚吃高糖、高脂肪食物,會令血糖水平升得更快,更易累積脂肪,提議將月餅改為午間或晚間小食。同時,進食後要減少吃五穀類食物,吃四分一個傳統月餅為例,午餐及晚餐應各自減少吃兩湯匙白飯,合共少吃約半碗飯。
為減少攝取油份,應少吃煎炸食物,改吃蒸或焗的餸菜,如吃灼菜取代炒菜。另配合低糖份水果、麥皮等高纖食物進食,可減低膽固醇、血糖等水平的上升速度,又可增加飽肚感。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