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吉道古宅變酒店 行山徑勢車來車往 仙橋霧鎖失守途人無路行

盧吉道古宅變酒店 行山徑勢車來車往 
仙橋霧鎖失守途人無路行

【本報訊】有97年歷史的山頂盧吉道27號英式大宅,上周五在政府硬撐下獲城規會通過改建做精品式文物酒店。但大宅變身酒店後,闊度不足兩米的盧吉道行山徑,將會至少三分二時間有車行駛,連累有香港八景之稱的行山徑,淪為接駁酒店行車路。酒店項目由特首辦主任邱騰華胞弟邱騰達的公司策劃,有曾在大宅居住13年的舊住客,怒斥新業主借保育為名賺錢。
記者:鄭啟源

位於盧吉道27號的英式大宅有97年歷史,去年以3.8億易手。姚吉甫提供圖片

山頂盧吉道是熱門行山徑港島徑第一段的一部份,被譽為香港八景之一,有「仙橋霧鎖」之稱,可遠眺維港兩岸景觀。前特首董建華、民主黨元老李柱銘都是盧吉道晨運常客。因地理限制,盧吉道可供行車路段分東西兩段,東段只有27號一戶使用,其他住戶則從西段經夏力道出入。
27號大宅去年以3.8億元易手,新業主御冠即以姊妹公司晉逸酒店名義,向城規會「闖關」,申請將大宅改建為精品酒店,建議提供17間客房。城規會在諮詢期內接獲158份意見,逾九成半反對計劃,中西區區議員亦聯署反對,但上周五城規會仍決定「有條件通過」方案。

需攀欄杆避開車輛

姚吉甫醫生在99至12年曾在27號大宅居住,早前與美港聯盟就酒店發展提出共100點反對意見。他說,來往凌霄閣至27號屋的盧吉道東段短短900米,沿途有37個彎位,闊度僅1.8至2米。路面闊度不足,令汽車及行人被迫同時經過,當途人要避車,便需攀上欄杆或走到渠蓋上,縱使他曾駕車出入逾千次,每次車程仍需要10分鐘。

盧吉道行山徑深受行山人士及遊客歡迎。

根據業主計劃,酒店日後會用電動車接載乘客往返酒店,除周末、周日及公眾假期會有4至8小時暫停用車外,其餘每日酒店接駁車每小時會最少來回兩趟。姚指按以往行車經驗,意味將來這段行山徑,每小時最少有40分鐘會有車經過,人車爭路必然發生,「起酒店根本就係荒謬,到底嗰度係行山徑定係行車路?」

姚說居住大宅時,會盡量在早上7時駕車出門,晚上7時後回家,避開行山人潮及觀光旅客,但即使每日車流量只有兩架,仍難免遇上人車爭路,更試過被行山客責罵,有人甚至爬上車頂越過,而為閃避途人,座駕亦不時碰到山邊損壞,「每年最少整幾次,所以山頂廣場泊咗架後備車」。他質疑城規會委員根本不明白山頂路況,更忽略前用家意見,肯定項目會變成大笑話。
美港聯盟主席梁戴月琴指,以往大宅只有一家4口居住,日後酒店住客連員工有52人,勢令盧吉道長期有車行駛,每日最少有約2,000人次途經,精品式酒店的發展令途人「冇路行」。

盧吉道27號大宅簡介

落成日期︰1916年
建築風格︰愛德華風格,由著名建築師樓巴馬丹拿公司合夥人H.W.Bird設計
間格︰五房兩廳
屋內面積︰約9,000平方呎
地盤面積︰約23,000平方呎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激戰拍續集,但家輝話唔敢再變筋肉人?
到底練定唔練?即睇足本《亂噏24》,專訪張家輝、林超賢!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