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後印象派大師梵高(Vincent van Gogh)畫作名錄增添一項!荷蘭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館」耗時兩年,證實《蒙馬儒的日落》(Sunset at Montmajour)屬梵高旅居南法時期的作品,面積比著名的《星夜》與《向日葵》都要大,是已知梵高作品中少有的大型畫作。
《蒙馬儒的日落》描繪普羅旺斯(Provence)地區蒙馬儒(Montmajour)山丘的風景。初暮的天際被染得微黃,細小的橡樹歪歪斜斜地排列在草原上,帶點搖搖欲墜的荒涼感;蒙馬儒修道院遺址在遠處若隱若現,更見淒清,那裏正是梵高旅居阿爾勒(Arles)時,經常遊覽的地方。
信件佐證 梵高不滿意畫作
專家經兩年鑑定,加上梵高的親筆信件佐證,終確認畫作屬梵高真迹。梵高博物館昨天(周一)展出這幅畫,本月24日開始正式展出。館長雷格爾(Axel Ruger)形容這是「畢生難逢的經歷……是博物館從未有過的獨特體驗」。
根據梵高寫給弟弟兼藝術品商人西奧(Theo van Gogh)的信件,博物館肯定《蒙馬儒的日落》作畫日期為1888年7月4日,作畫地點是一處「長有細小歪斜橡樹的崎嶇荒原」,而在另外兩封書信可見,梵高對作品不大滿意。
鐵證還有畫功與素材。《蒙馬儒的日落》帶有梵高標誌性的零碎與強力筆觸;為畫作定調的「打底」技巧與同期另一畫作《岩石》(The Rocks)如出一轍;顏料與阿爾勒畫室內調色盤上的一致;油畫布屬梵高向來所用,背後留有數字「180」,與西奧的收藏品編號脗合。
欠缺簽名 少有大型作品
《蒙馬儒的日落》早在1908年由一名挪威收藏家買入,至1991年物主要求博物館為畫作驗明正身,但當時無人認為這幅欠缺簽名的作品出自梵高手筆。兩年前物主再次要求鑑定,專家在科技協助下終「解答了多個關鍵疑問」,證實這就是失落125年的梵高真迹。
面積為93.3厘米乘73.3厘米的《蒙馬儒的日落》屬梵高少有的大型作品,而梵高於1888至1889年旅居阿爾勒期間,更是作畫生涯的黃金期與轉捩點,家喻戶曉的《向日葵》系列、《黃屋》與《阿爾勒卧室》等都出於阿爾勒畫室,那裏更成為他與法國畫家高更(Paul Gauguin)交流的私人空間。
可惜梵高在1888年聖誕左右於畫室自割左耳,外界普遍認為是他精神失常所致,梵高其後住進聖雷米一所精神病院,創作了名作《星夜》。
法新社/美國《紐約時報》/英國《衞報》
激戰拍續集,但家輝話唔敢再變筋肉人?
到底練定唔練?即睇足本《亂噏24》,專訪張家輝、林超賢!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