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陳茂波當上發展局長,他就為香港官場樹立了新標竿──人家奧運精神是更快、更高、更強,他的為官之道卻是更膠、更廢、更厚顏。
經歷劏房風暴、酒駕風波到囤地醜聞,謬波都挺過去留下來,繼續月收廿幾萬,做其鍵盤戰士。但他前日的網誌,卻實在太過罔顧市民感受、挑戰港人極限,把「局長隨筆」當作「局長隨口噏」,郊野公園面積這樣基本的資料,可以由四成錯寫成七成;堂堂局長不掌握官方數字,卻要引述「交流時有人提到」的數據?
更離譜的是,想發展郊野公園,卻不敢光明磊落的說明自己的立場和意見,只敢用上「有人提到」的鬼祟說法,拋出「發展郊野公園過往會被視為禁區、甚至禁忌,今天又是否完全不可碰、不可談呢?」那人不就是幾年前已想「搞」郊野公園的梁振英?昨日眼見群情洶湧,又透過發言人解說,謬波只是跟大家「分享」一個座談會上出席者提出的意見,「並非代表政府的立場」。
我等平民百姓,閒時在面書「分享」這條連結那段短片無傷大雅,但你局長公開發表的言論,卻不代表政府,不代表自己,只是分享他人意見,也太屈機了吧。
身在內地的梁振英昨晚回應,又指發展郊野公園是「一份報紙幾日前社論提出的問題」,「是不是真的不可以碰呢?是不是可以通過全民的、他提出的一個公決,來決定這一件事呢?」
其實,有報章社論曾提出普選特首立法會、梁振英陳茂波下台等等,是不是真的不可以碰呢?是不是可以通過全民的公決,來決定這些事呢?
陳沛敏
記者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