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所有環評都通過

幾乎所有環評都通過

【本報訊】環境諮詢委員會審議大型發展項目的環評報告,為本港環境肩負把關角色,但制度及手法一直為人詬病。政府去年底委任新一屆環諮會成員,梁營組織「高教呼聲」成員譚鳳儀和「梁振英之友」創辦人伍婉婷等梁粉均榜上有名。

公眾須「隔牆旁聽」

早年環諮會會議並不開放,直至近年才在會議室外加設電視,讓公眾「隔牆旁聽」。昨日會議成員大部份時間用廣東話討論,旁聽房間只有約30個座位,大批新界東北居民未能進入房間,惟有在外面等候消息。不過,環諮會只容許公眾旁聽討論環節,商議環節則屬閉門,會後設問答環節讓傳媒提問。
環諮會一直被譏為橡皮圖章,以往除了落馬洲支線項目,環諮會幾乎通過所有環評報告,大埔龍尾灘項目早於2008年獲「有條件通過」,至去年經環保團體揭發,公眾才得知該處存在管海馬和海龍等稀有物種。負責環境評估的顧問公司都由項目倡議人僱用,報告被質疑有失獨立性。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