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
理大昨晚約有30人在邵逸夫樓(VA)練舞,理大生及校友專享中層最大用地,校外人士用樓上及地庫空間跳舞,各據一方互不阻礙,街舞者期望校園包容,互相尊重。
香港欠練習場地
今年29歲的阿樂是全職街舞導師,並非理大校友,他的學生曾在電影《狂舞派》演出。17歲起阿樂到尖沙嘴文化中心、太空館跳舞,每次60、70人一起跳舞,氣氛熱鬧,但03年康文署以「洗太平地」為名,晚上淋濕公眾用地,變相趕走街舞者,阿樂遂與朋友轉移至院校如理大、城大跳舞,他說:「校園保安已經係最好人,商場(保安)仲惡。」
阿樂認為香港不重視藝術,未有提供場地讓街舞落地生根,他到新加坡交流時,發現當地校園採取開放政策,例如兩座建築物之間的空地可供跳舞,並提供電源插蘇,公眾也可在校園自由起舞。理大校友兼前舞蹈學會會長Ivy稱校方曾接觸他們,計劃為校內外街舞人士提供場地,毋須集中在人流較多的VA。除新加坡,台灣也鼓勵街舞文化,近年流行在捷運站舉行街舞比賽,上月「捷運盃亞洲街舞大賽」便以獎金44萬新台幣吸引舞林高手比拼,站外廣場變成街舞舞台。
《蘋果》記者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