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准發優先股吸水久旱逢甘露 內銀股飆升

或准發優先股吸水
久旱逢甘露 內銀股飆升

【本報訊】早前令散戶一再死心的內銀股,突然化身中港股領軍英雄。市傳中央推進優先股進程,市場憧憬此舉可紓緩內銀資本不足,觸發內銀A股普遍飆逾8%,帶動A股迎來今年最大升幅。分析料倘報道屬實,中小型內銀將最受惠。
記者:董曉沂 林 靜 高明輝

昨日中港股收市後,優先股制度的消息繼續發酵,其中,人行行長周小川昨日發表文章,內容提及08年美國政府以優先股形式救助AIG,指該制度作為一種重要的資本市場工具,能發揮獨特作用。

民行最受惠 H股升6%

昨受優先股消息帶動,銀行A股昨大幅急漲,傳獲試點的農行、浦發行A股更漲停,民行、信行及光銀A股升幅亦超過8%;內銀H股則以民行(1988)大升逾6%最標青,其餘農行(1288)、交行(3328)及信行(998)則齊齊升逾4%,H指金融股指數漲2.6%,大幅跑贏其他板塊。
中證監規定,內地上市公司發行新股時,價格不可以低於公司的每股資產淨值(NAV),現時市賬率不及一倍的內銀股包括中行(3988)、信行、交行及重農行(3618),相信難以發新股及供股集資。有外資分析員表示,發行優先股則不受此限,卻又同時達到加強核心資本效果,故對於對資本有急切需求的中小型內銀較有利。本報翻查資料,發現民行一級資本充足率最低,僅7.87%,料最受惠優先股消息,故其H股股價升幅為內銀當中最大。

除優先股外,內地上月通脹數據符預期,加上廣東自貿區獲商務部評估等多個好消息刺激,A股昨在罕見的高成交下狂飆,滬綜指及深成指分別勁升3.4%及2.7%,前者更為今年來最大升幅。兩市合共成交額高達3,121億元人民幣,按日增近四成,單計上海股市成交則勁飆五成,為2011年4月初以來28個月最高成交。相對恒指昨早一度高見22853點後乏力,收報22750點,升0.6%或129點;H指則大跑贏升1.9%,收報10528點,全日主板成交額671億元。

金融改革必陣痛 暫宜觀望

海通國際投資董事莫偉民表示,優先股若成事可減低資金缺口,有助改善市場對內銀偏淡的看法,內銀股出現明顯反彈並不出奇,但提醒中國金融改革必有陣痛,即使板塊最懷情況已過,惟看法僅「中性」。
至於A股方面,交銀國際首席策略師洪灝指,倘升市勢頭持續,不排除A股可衝破今年高位2450點水平,潛在升幅約一成。內地「民間股神」林圓更對本報表示,不排除A股有大牛市出現。

激戰拍續集,但家輝話唔敢再變筋肉人?
到底練定唔練?即睇足本《亂噏24》,專訪張家輝、林超賢!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