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Z世代:有限戰爭的迷思 - 盧峯

國際Z世代:
有限戰爭的迷思 - 盧峯

1964年,有美國驅逐艦在越南北部東京灣(Tonkin Gulf)遇襲,總統詹森隨即向國會兩院提交議案要求他們支持政府採取一切必要行動制止對美軍的攻擊(to repel any arm attack)。很快,眾議院就一致通過有關決議,其後參議院也在只有兩票反對下支持決議。詹森因而得到授權可以派美軍地面部隊參與對抗北越及越共的戰爭,並可以不斷擴大參與的規模。在最高𥧌時詹森派遣了超過50萬美軍投入越南戰場,直到1973年簽署巴黎和約後越戰才告一段落。
未來幾天,美國國會將會就是否支持奧巴馬(圖)政府向敍利亞動武進行辯論及表決。一般預計國會只會支持一場有限度戰爭,例如不支持政府派出地面部隊參戰,又或是不以推倒巴沙爾政權為目標等。國會議員有這樣的盤算並不奇怪,但歷史經驗包括越戰的經驗清楚顯示,戰爭本身有它本身的軌迹與邏輯,並非一紙決議案可以規限,也非坐在華盛頓的國會議員可以遙控的。
就以1964年的Tonkin Gulf決議案為例,詹森總統提交決議案時不過是假裝諮詢一下國會,讓自己及政府有多些活動空間,並未打算在中南半島放手大幹一番。國會兩黨領袖同樣不以為自己開了一張沒填上銀碼的支票予政府,只覺得大家是在向政府表達一種原則性的支持。可惜,北越軍戰鬥力強勁,越戰越勇,詹森只好不停加碼,令越戰變成二戰以後最激烈、死傷最慘重的戰爭。
敍利亞未必像越南那樣強韌,但巴沙爾政權背後有俄羅斯、伊朗、哈馬斯等力撐,她的防空炮火及導彈也不是省油的燈。美軍的空襲不一定能削弱巴沙爾政權,還可能招來死傷,甚至把以色列拖下水。到時候國會通過的議案便可能成為另一張blank cheque,令戰爭不斷升級,跟原來的構想相距十萬八千里。所謂有限度戰爭大有可能是一廂情願的想法。

激戰拍續集,但家輝話唔敢再變筋肉人?
到底練定唔練?即睇足本《亂噏24》,專訪張家輝、林超賢!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