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反對政府壓抑樓市的「辣招」,為了向政府及社會施壓,地產界團體及大量地產代理公司將於今天發起一個名為沉默無聲抗議的行動,暫停在各大報章刊登地產廣告一天,以展示他們的不滿。假若特區政府堅持不撤銷打擊樓市炒賣活動的措施,這些地產界團體及人士可能把行動升級,例如停刊地產廣告一星期甚至一個月。
香港是個開放自由的社會,任何市民及團體都有權以各種和平合理的方式表達意見又或是反對政府政策。地產代理團體以停賣報紙廣告反對樓市辣招是他們的自由及權利,其他人自然該尊重。只是,不管從目標及影響來看,停賣樓盤廣告都是有害無益的招數,既無助爭取公眾支持,反而直接間接損害地產代理行業的生意額及生存空間,實在充滿搬石頭砸自己腳的味道。
應該看到,地產代理或發展商在報章刊登樓盤廣告不是因為他們大發善心要增加報章的收入,也不是因為他們要造福業主或買家,而是為了促銷手頭上的樓盤,而是為了增加營業額。試想想若果報章的樓盤廣告毫無作用,不能帶來任何生意額,地產代理公司或發展商還會花費大筆金錢長年累月刊登這些廣告嗎?換言之,報章廣告根本是代理促銷樓盤的必要手段、必要工具;現在代理商暫停賣廣告,他們手頭上的樓盤將更難找到買家,他們的生意額將會直接受影響。這不是自傷自殘又是甚麼呢?
更何況此時此刻本地樓市較淡靜,準買家有較多時間蒐集資料,也較有耐性貨比三家,仔細了解樓盤的各種資料。在這樣的市況下要突圍而出,要提升準業主的購買慾,地產界需要的是向他們提供更多資訊、更多方便、更多購買的原因,樓盤廣告正好能發揮這樣的作用。偏偏地產代理界卻要罷賣廣告,自廢武功,令小業主及準買家更不願、不易入市。這怎不是在倒自己米呢?
也許,地產界罷賣報章廣告是想影響輿論,從而爭取公眾支持撤銷樓市辣招。問題是各大報章及傳媒在樓市辣招上早已各有立場及態度,根本不會因為地產代理停賣廣告或加碼賣廣告而改變立場,打倒昨日之我。而且,樓盤廣告在整體廣告收益上的比例不算大,特別是在網上資訊爆炸的年代,樓盤廣告的金額已大不如前,地產代理界想以此向傳媒施壓又或是希望促使輿論轉向實在是太天真、太高估本身的影響力了。
毫無疑問,特區政府近大半年來推出的壓抑樓市炒賣措施,令樓市交投下降,令亢奮的樓市降溫不少。但是,這些辣招是必須的,是減低金融經濟風險的必要手段,九七年回歸後本地樓市泡沫爆破,樓價大跌七成,交投大幅萎縮,地產代理行業變成一潭死水,整體經濟也因此衰足七年。從○九年開始急劇膨脹的樓市泡沫比九七年時更大,樓價升幅更驚人,從豪宅到居屋及出售公屋都受影響。現時特區政府推出的辣招至少暫時令泡沫膨脹的速度放慢,令樓價不會進一步跟市民的收入脫節,令樓市變得較平穩。假若突然撤招,樓價升勢將會更急,樓市泡沫將加速膨脹,甚至比八十年代末的日本更厲害。誰都知道,日本花了超過二十年還未能擺脫泡沫爆破的後遺症。地產界團體難道想香港重蹈日本覆轍?
盧峯
周一至周六刊出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