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賞錦囊】
香港天文學會前會長梁淦章表示,天文界最初預計光科網彗星或成為「世紀彗星」,甚至在白天也能以肉眼觀賞看見。但彗星奧妙之處在於變幻莫測,究竟此星造訪地球時能否像預計般矚目,目前言之尚早。本港的東北面大多有高山阻撐或受光害污染,西貢東壩是少數合適觀賞地點。
免受強光干擾
梁淦章解釋,彗星靠近太陽時受熱,揮發冰晶和氣體而產生光,今次光科網靠近太陽之前本身光度已經很強,「以前試過有啲彗星本來好光,點知太早揮發晒,比預期暗。就算同一粒彗星,每次地球太陽位置唔同,睇到嘅形狀都有差異。好似模特兒表演,轉幾個圈,每個角度都唔同」。
梁叮囑市民耐心定睛觀察彗星,觀星期間避免被街燈或電筒等強光干擾,用輕便雙筒望遠鏡則方便聚焦,待一至兩分鐘讓眼睛開始適應,彗星的真貌才會逐漸呈現眼前。屆時可留意彗星中心的「彗核」,即最光亮的部份,外邊圍着一圈「彗髮」,是正在揮發的大氣塵埃,像棉花球般朦朧一團。
彗星有兩條尾巴,藍色離子尾較幼細,黃白色塵埃尾像地拖,「有時條尾可以長得好淒涼,橫跨十度以上。」他叮囑市民拍照時記緊用腳架,並以廣角鏡拍攝,每張照片曝光十秒至廿秒,就能捕捉彗星劃過長空的一幕。
《蘋果》記者
激戰拍續集,但家輝話唔敢再變筋肉人?
到底練定唔練?即睇足本《亂噏24》,專訪張家輝、林超賢!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