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雲端:CEO搖籃的迷思 - 丘亦生

金融雲端:CEO搖籃的迷思 - 丘亦生

大學的排名調查向來五花八門,看得人眼花繚亂。最近,英國期刊《泰晤士高等教育》首度發表「全球企業高層母校指數」(Alma Mater Index: Global Executives),幫助外界判別哪家大學是「CEO搖籃」,結果是美國哈佛大學排行第一,各地名牌大學亦以大熱姿態上榜。令人意外的是,本港唯一打入前100名的是理工大學,排名72。
《泰晤士高等教育》根據各大學有多少畢業生成為世界500強公司行政總裁(CEO)排名。今次理大上榜,打敗中大、港大,與培養土生土長的企業管理人才全無關係。全靠理大開辦的工商管理博士(DBA)課程,招收到兩名重量級學生,中移動(941)行政總裁李躍及中國聯通(762)董事長常小兵,帶挈理大以兩名500強公司行政總裁,躋身在排名榜第72位。

讀完會變CEO  本末倒置

內地國企電訊公司與理大的淵源,源自理大及電訊設備公司摩托羅拉早年合作設計DBA課程,穿針引線邀得一大班電訊商老總入讀。如此安排之下,理大能借助電訊國企老總名氣宣傳,老總畢業後「升格」為博士,錦上添花,達致雙贏局面。
連同李躍在內,中移動高層就有三名理大DBA畢業生,中電信(728)亦有兩名理大DBA舊生,其中一人是總經理王曉初;聯通包括常小兵等,就有四名DBA舊生。單單現時是三家中資電訊公司的董事會內,就有九人是理大DBA舊生,而中移動前董事長王建宙,都是理大DBA舊生。
這班DBA學生入讀理大前,已經是公司老總及高管。據理大DBA課程資料,有兩成的DBA學生,本身是公司主席、CEO或總裁,有三成七任職公司董事。所以,如果把理大說成「CEO搖籃」,無非是混淆了因果關係,本末倒置。
不少大學也全靠MBA或DBA課程,招收到CEO或總裁入學而上榜。我也不明白,這個排行榜有多少意義?
或者,你會認為到「CEO搖籃」名牌大學,總會能傳授到一招半式,有點得着。李躍在理大DBA畢業論文是:「中國的電信運營企業呼叫中心的分佈研究」;王建宙當年寫的題目,是國內無線資料服務早期使用者的特徵研究,以兩名老總管理中國電訊行業的經驗,上述題目信手拈來,何需旁人指導?
再講,學術成績與管理能力,未必有密切關係。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商學院教授Sanjai Bhagat及他的拍檔,在2010發佈一項關於CEO學歷及公司表現的調查。他們分析了美國上市的標普指數成份股,超過1,000名CEO的學歷背景,比較相關公司在1993至2007年的表現(以股價表現及資產回報率等量化公司表現)。

學歷高低無關管理表現

Bhagat的結論是,學歷高低與他們管理公司表現,根本沒有任何直接關係。研究又發現,學術背景可能影響公司表現,擁有MBA學歷,對公司短期營運表現有幫助。持有工科碩士學歷的CEO,管理的公司短期表現則較差。Bhagat估計原因是MBA學生,較為在乎盈利,偏向「捽數」;至於工科背景的CEO則傾向投資主導,短期盈利表現會較為「輸蝕」,但長期而言,兩者管理的公司表現,卻沒有分別。
我並唔相信有「CEO搖籃」這回事。蘋果的喬布斯、facebook的朱克伯格,大學未畢業,已有能力創出科網傳奇;當然學歷高一樣可以在商場幹一番事業,公認表現優秀的通用電氣(GE)前行政總裁韋爾奇(Jack Welch),本身就是伊利諾斯大學化學工程博士學歷。
做一名成功的企管人,無話要走既定方程式,唔係在名牌大學讀過MBA或DBA就學得嚟。如果連CEO讀的課程,都搞錯成讀完課程會變CEO,這才真正大鑊。

丘亦生
金融中心fan page:
http://www.facebook.com/hkfincentre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