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上周公佈長遠房屋策略諮詢文件,建議在現有公共屋邨「見縫插針」,建單位予非長者單身人士。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昨透露,房屋署已事先評估那些公共屋邨適合「插針」建屋,但強調政府並非不惜一切建屋,他又稱希望增加港人人均居住的面積。
張炳良昨出席一電視台節目時承認,香港正面對單位數量不足的巨大挑戰,指港人人均居住面積比其他發展程度相若的地區落後,政府將主導改善市民居住面積及質素,並由公屋做起,指房委會考慮在較偏遠地區或新市鎮的公屋編配方面,提高居住面積。長策會諮詢文件也建議登記或發牌規管劏房,長策會委員「梁粉」劉炳章昨出席《城市論壇》時,建議啟德體育城計劃未上馬前,地皮先興建臨時過渡性房屋,並將市區荒廢的工廈改裝安置劏房戶。另一委員李華明則指長策會規管劏房的建議未獲委員一致共識,稱需有配套安置劏房戶才可推行。民協則建議政府將長沙灣批發市場改建,或重建舊屋邨如白田邨數百個空置單位作為中轉屋,安置居住環境惡劣的劏房戶。
擬收回皇后山辦學地皮
對於政府擬收回粉嶺皇后山私立大學地皮建房屋,有意爭奪地皮辦學的天主教耶穌會昨稱預計2016年9月開學,工程急需明年展開,但政府沒公佈該用地最新安排,令耶穌會大失預算,現已作兩手準備,例如留意其他合適用地,希望盡快展開工程。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