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場以外:運動員前途被政治拖累

主場以外:
運動員前途被政治拖累

電影《激戰》正熱播中,上月中一項大show肌肉的健美賽,也借用《激》劇宣傳,希望吸多點客,最後九展18,000個座位,入座率一半,主辦機構香港健美健身總會(HKFBF)創辦人兼會長陳宇光話蝕錢也開心。
欣賞他的不是蝕得起的豪氣,而是他講得出做得到的勇氣。陳宇光也是健美出身,02年曾代表香港參加釜山亞運,5年前有集團支持創立HKFBF,就是想脫離隸屬香港奧委會的香港健美總會,不想再被政治困綁:「我們就是想擺脫奧委會機制,我們都曾因這機制,運動員前途被扼殺了;所以希望HKFBF可以創造第一個職業健美選手。」

港健美賽開拓國內市場

好似上述的國際健美健身邀請賽,耗資約220萬港元,4年前首辦時只得38人參賽,今年海外加香港選手共223人,他以自己的脈絡吸引多個中國電視台,包括江蘇衛視、南方衛視、廣東電視體育頻道採訪,作為參賽者,可以在強國打開自己知名度,何樂而不為?
說到這裏,即時想起近期紅到發紫的香港職業西洋拳手曹星如,他的「伯樂」經理人劉志遠亦是因為香港拳總多年來諸多制肘,兩年前索性自立門戶,帶着曹星如南征北伐打出名堂,他亦即將自組香港拳擊協會,希望打造更多曹星如。
無論陳宇光還是劉志遠,他們都是為自己喜愛的運動事業出錢出力,為做生意又好,為運動員開創一條光明前路也好,都是有益無害,值得大家支持。本報記者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