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irtmaker新舊說

Shirtmaker新舊說

半個世紀前,要找一件由裁縫一針一線手做的恤衫,在尖沙嘴金巴利道的街頭巷尾隨處可見;今日要找一間本土承傳英國度身訂做(Bespoke)的傳統洋服西裝店已買少見少。老師傅慨嘆找不到接班人,年輕人嫌手做不及機器手。大概只有真正穿過度身手做恤衫的,才懂箇中細節。

記者:陳子穎

攝影:陳國良、林栢鈞、潘志恆(部份圖片由被訪者提供)

化妝及髮型:Winnie@Kingsmakeup、Peace@Bridal Corner

模特兒:Ivan L & Michel@Starz People

由打雜做起 先學煮漿糊

Thomas,詩閣(Ascot Chang)洋服師傅
✻小學畢業
✻47年裁縫經驗

五、六十年代,人們對裁縫的定義說不上專業,只是一門「讀唔成書,搵門技術傍身」的手藝。今年64歲的Thomas,就是在那年代孕育出來的洋服師傅。他在長洲長大,第一次坐船出市區,便是到金巴利道的高級洋服店詩閣(Ascot Chang)見工,一做便47年,品牌今年踏入60周年,他功不可沒。它與他的淵源,要從1966年說起。「16歲那年讀不成書,還未正式考慮做甚麼,爸爸朋友的兒子在詩閣做管工,說有空缺。去到門口先知原來係做恤衫。頭三年在工場做雜工,第一件事係要學煮漿糊。恤衫的袖口、衣領和口袋都要用漿糊定型再車先夠實淨。煮漿糊好考工夫,煮得太稀、太稠都唔得,煮得唔好師傅唔收貨。其餘時間自己走去師傅背後偷師。」三年之後,直至主管認為Thomas了解所有做恤衫的工序,才有機會真正學車恤衫。Thomas慨嘆單是學煮漿糊,新一代的年輕人已缺少這份能耐,所以一直找不到接班人。

Thomas和Tony Chang(左,詩閣第二代掌舵人)視彼此為家人,已打破了東主和僱員的關係。

衣領、袖口和口袋的縫合位置要塗上漿糊再經人手縫製,才有實淨的效果。

還未電腦化的年代,是用手寫記錄客人的身形及資料。

人手可以做到比機器更順滑的弧度之外,其餘位置,手針和機車,其實肉眼很難分辨。

訂做復蘇

行外人看,以為香港的洋服業正在萎縮,但詩閣的現任掌舵人Tony Chang和Thomas,反認為現在是另一個起步點。「無可否認在九十年代尾到千禧年間,洋服業有被冷卻過一段日子。但最近五年,又多了年輕的客戶要求度身訂做,他們甚至講究到,要用瑞士出廠、指定支數的布料,可見年輕的訂做市場,仍然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這邊廂Tony在細說洋服業這些年的生態環境,那一邊廂,Thomas在告訴我,不同年代的人對手做恤衫的要求。「以前做西裝比較傳統,客人都比較喜歡鬆身的剪裁,以舒服為主。現在的客人多要求修身,Everything works by Proportion(一切都按比例)。」誰說裁縫師傅是式微的工作,單是Thomas一口流利的英語,已比現今的大學生優勝得多。

Ascot Chang孖襟西裝套裝$12,640、格仔恤$1,740、領呔$1,215/all from a

Ascot Chang寶藍色格紋西裝褸 $9,240、恤衫 $1,525、淺藍色領呔 $1,215、西褲 $3,230/all from a、皮鞋 Stylist's Own

詩閣威水史

1953年Ascot Chang(左二)以自己的名字開創了第一間專門度身訂做恤衫、睡衣的裁縫店。招牌更依足英國的傳統,在商店名字下寫着Underwear。

1999年美國前總統布殊訪港,百忙之中都爭取時間去Ascot Chang訂做恤衫。

Andy Warhol在香港舉行的展覽中,其中一件展品是Ascot Chang的名片。

里安納度今年三月去IFC的Ascot Chang訂衫,獲Tony Chang親自接待。

詩閣60周年慶不忘回饋社會,此多模式袋巾卡片皮套,將兩樣男士的隨身物品合二為一。袋巾除有自家設計款式,更邀了陳慧琳設計及劉德華提供靈感,一套三款的袋巾卡片皮套限量600 套,全數收益不扣除成本將撥捐東華三院作推動教育用途。

Ascot Chang 60周年巨星慈善限量袋巾卡片皮套 $1,000套/a

Ascot Chang自家設計

陳慧琳設計

劉德華提供靈感

19世紀末物資短缺,家庭主婦因此發明了Detachable Collar。以後,她們只需清洗恤衫的領口位置,節省開支之餘,讓丈夫的衣着不失體面。

Ascot Chang Detachable Collar限量套裝(每套配1件恤衫、3款領口,限量60套)$4,585/a

a.詩閣Ascot Chang(2523 3663)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