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樹下:坐牢的樂趣 - 何福仁

蘋果樹下:坐牢的樂趣 - 何福仁

坐牢,有時竟是樂趣。這是一位英國人說的。他指的是坐英國的牢,一百多年前的。他沒有騙你,他在坐牢期間這樣公開剖白,但恨刑期太短似的。為免有鼓勵犯法之嫌,下面純粹轉譯他的自述,而盡量把我的羨慕之情收藏起來。其實,坐牢不一定是因為犯法,這是世間淺人的誤解,犯法也不一定是不道德,有時甚至是相當道德,這要看那是什麼時空什麼模樣的法,我可以舉出一串偉大的道德犯,古今都有,這方面吾國幸好並沒有缺席,這本來是中學生的通識,但我怕被淺人說我為所有的罪犯臉上貼金。
他坐牢時醫生提議他搬到監獄的醫院去,那醫生真好。那監獄的醫院有獨立的房間,很濶敞、開揚,可以一家人同住。如果你說這簡直是天堂,我不同意,你可以在天堂隨意裝修,重新根據自己的口味設計麼?他在房間外的空地,墾出一個小院,找來肥沃的泥土、草坪,那草坪,比珉布萊還要漂亮,比香港政府大球場,──別丟自己的臉了。他栽滿了花卉和樹木。花卉是紫羅蘭之類,樹木其中一株是蘋果樹,另外一株,別老套地以為也是蘋果樹,而是櫻桃樹。不過一年時間,他就做出可口的蘋果布丁了。他為院子加建籬笆,以便跟其他犯人分隔。坐牢時,誰還會為自己再加設圍欄呢?他躲在小院內讀書寫作,自成一統。還可以編雜誌。有些人文章總寫不好,是否因為沒坐過這樣的牢?
他當然有訪客,隨時來,不用預約,沒有大哥的監視;而且來的都是佳客,有拜倫,他有一個對寫詩有害卻探監有用的爵士銜頭;還有蘭姆,就是那個用優美散文講莎劇的蘭姆。蘭姆在皇家墳場看了一陣墓誌,問:「調皮的呢?」我可以想像,一頓皇家晚飯之後,客廳裏會有人讀一首詩、一段散文,要是法官、牧師列席的話,──這類聚會,他們要是多列一點席,還會相信這些書生會鼓吹暴力,搞亂社會安寧?他只提拜倫和蘭姆兩位,沒提的從來就比提的要多許多。譬如濟慈,肯定來過,並且寫過一首詩歡迎他出獄。濟慈用水寫的名詩《夜鶯頌》,據說是在漢普斯德故居前的李樹下完成,據說罷了,為什麼不是蘋果樹、櫻桃樹?我問濟慈這位妙友,他一味莞爾,那樣子好像說:人家中了獎,難道我會說彩票是我要這個窮光蛋買的?
他還可以出外散步,小院以外是一個公園。對英國紳士來說,散步之必要,而且要穿得有體面。他和女兒一起玩捉迷藏,睡覺時女孩還會夢囈:「不,找到我了。」這位英國人是誰?亨特(Leigh Hunt,1784-1859)。他在雜誌上指斥當時做攝政王的喬治四世生活胡混,「肥頭大耳」,是「大話精」,比瘋瘋顛顛的父親惡劣。攝政王也妙,沒有砍他的頭,判他入獄休養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