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巨鴨看國情(自由撰稿人 盧斯達) - 盧斯達

看巨鴨看國情
(自由撰稿人 盧斯達) - 盧斯達

曾經來港而且大受歡迎的黃色巨鴨到了北京。要看黃鴨者,要先付一百塊入場費。
在世界各地象徵着免費、簡單、快樂的黃鴨,到了「國情有異」的中國大陸,不能不變。如果不收費,半個北京的人都跑去看,那怎麼辦?當權者可能將事情定性為「群體事件」,鴨展牽涉政治,馬上取消;就算這事沒有成真,習慣搶習慣爭才有機會的大陸人會不會在河邊初則吵架繼而動武?到時變了一頭黃鴨造成的血案,與黃鴨的創作原意恐怕就背離得更遠。
看鴨展,就看得見中港之間的分別。要入場費和不要入場費之間,不是價格之分,而是價值之別。文革拆除了中國人一些根深柢固的價值,因此一個階層新發財之後,不會「發財立品」,因為「品」早就不見了。事物的價值,也只能由價格來判定。在價格之上,是更高的價格。幾百年前的英國海軍在海上亦兵亦盜,行事相當有「海盜成份」。但發了財之後,也總會開始講人權、講自由,講一些精神價值;香港人一直被視作唯利是圖的一群,但社會在八、九十年代大富大貴起來以後,新一代會覺得現在就算賺得多一點少一點,分別都不大了,就開始懂得追求公平、公義、環保、生活空間……這是價值和生活質素,也是一個社會向上提升的路徑。
但錢之外還有其他東西,我們也該有一點不用講錢的時間。有一個外國傳入來的活動叫free hug,參加的人就在街上隨意問途人「你需要一個擁抱嗎?」一個免費的陌生人擁抱,也許才是冷漠和勞累的都市人最需要的,給你尋回一種與人仍有關係、一種血肉猶在的感覺;「代用咖啡」(suspended coffee)的概念也是外國傳來的,民眾先預付另一杯咖啡的款項,然後店家就請另一位老弱人士喝咖啡;現在於facebook越來越多群組,致力將舊東西收集起來,然後拿去社區送給有需要的人,既幫人又環保……
很多這些概念,都是由發達地區傳來香港的。為甚麼?因為那些地區發財比香港更早,他們早已轉而追求價值、更有質素的生活方式。一個國家有底氣,就自然有很多這些不計較錢的活動;一個沒有安全感的國家,才會永遠營營役役要賺更多錢。國情就是那個國裏面大部份人的想法,形成了那個地區的氣質。一般來說,社會富起來了以後,在價格之上都會有更高的價值。但在中國,價格之上還是只有價格。在中國,不只是看免費巨鴨要付錢。就算是你家裏有人浸死了,屍體也會被「專業人士」扣起來,你有錢付他,他就還你;你沒有錢,他就拿走賣給要的人。中國已不是歷史書裏那個「溫柔敦厚詩教也」的「文化中國」。

盧斯達
自由撰稿人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