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放牧 「羊咩湖」變景點

村民放牧 「羊咩湖」變景點

【本報訊】政府當年特別在梧桐河河曲位置營造12個補償濕地,希望減輕河道拉直工程對環境的破壞。經歷十多年發展濕地各具特色,有村民形容是世外桃源。
編號六的濕地位於上水華山村,收集雨水,是附近農戶取水灌溉來源。編號七魚塘是釣魚勝地,十多種魚類棲息。最特別濕地是編號八的「羊咩湖」(圖),附近村民定期到此放羊。但政府指這些河曲經常受到旅遊人士、釣魚人士等騷擾,生態價值已變為只有低至中等。編號六濕地被附近農戶稱為「鳳溪」,菜農周先生自行設計取水系統,抽水灌溉逾兩萬呎菜田。他指鳳溪收集山水,較梧桐河河水潔淨。但根據發展規劃圖,鳳溪及周先生一半菜田將用作建屋。
鳳溪對岸是編號七魚塘,碧綠塘水清澈見底,是附近村民釣魚勝地。釣魚翁指魚塘有淡水魚「高體麕麞」、金山鰂魚、大塘虱和鯉魚等十多種魚類,難以置信政府會填平魚塘建屋。較遠的「羊咩湖」原是普通湖泊,但附近村民養殖黑山羊時,會在湖邊放羊吃草,成為當地著名的景點。

政府指遊人破壞生態

土木工程拓展署發言人回覆指,梧桐河改善工程落成初期,所保留的河曲全都是被農田所圍繞,不受人類所干擾,所以有一定的生態價值。但隨着上水和粉嶺區的發展,這些河曲經常受到旅遊人士、釣魚人士等騷擾,河曲的生態價值已變為只有低至中等。因此,新界東北新發展區環評報告建議只須保留其中一個位於梧桐河以北的河曲。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