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的發生是偶然,不過,當很多的「偶然」不期相遇,又造就了一些「必然」。
兩個星期前,蔡版主發訊予我,問有位先生想要我的聯絡方法,可否?我不假思索答應,其中原因是這位先生過往的為人處事,公諸於世不少,道聽途說更多,性情之餘,亦是有心,更開創政論「烽煙」風氣之先。曾碰面幾次,當然係我識佢,佢未必會記得我。
對於先生設法聯絡,本是意料之外,惟經過這兩年的因緣際會和諸般「偶然」,心中有數,既來則安。而且,蔡版主自願引線,當中已有取捨判斷,岔開一筆,如果你有朋友事無大小,人無輕重都引薦一番,我勸閣下還是敬而遠之,話說回頭,有機會認識先生,自是榮幸。
蔡生引線 大班邀任主持
會面安排在先生的公司進行,辦公室雖仍見土木動工,卻是一切就緒,相比也不過一個月前,我亦曾進出當時暫居本報的臨時辦公和廣播所在,已是差天之別。先生聯同其他要員向我簡述電台運作,事實上,我亦曾應邀出席香港有數電台的不同節目,不過對於節目製作和廣播流程卻全無認識,當日算是開了眼界。而最引起我興趣的是,現在不少廣播節目都會同步錄影,並即時播放,過往電台主持只是聞其聲,着實多了幾分想像空間,譬如說「霎時衝動」。今日的主持要真身現人,還得將節目過程公開,又是另外一番境況,那刻,我心中所思卻是其他事。
先生快人快語,幾沒客套話,除了提及我的一篇舊作,內容炮轟曾特,卻傷及其友,亦即先生。先生並非興師,只是藉此澄清,免得我有芥蒂,果然雅量。然後會面正題就是邀請我擔任客席主持,且是該台王牌節目,更是先生這麼多年的心血,實在受寵若驚。心中忐忑,只怕壞了這節目的名聲,且辜負了電台聽眾的厚望,我自不敢托大,厚望當指節目,才不是我。當然,能得先生垂青,又感任重道遠,「一呼百應」,誠非易事,惟心中既有呼應,猶如兩年多前蔡版主邀我動筆一樣,雖然戰戰兢兢,卻感責無旁貸要「講真話、行公義、好憐憫」。
不過,又如兩年前,我以「盧先亞」的身份動筆方能暢所欲言,若然開咪卻要現場直播,不就是前功盡棄?幸得先生體諒,我那節不設錄影,可讓我可以隱世發聲。
我看你也清楚,不過還應該要補充以示尊重,先生姓鄭,別號「大班」,而節目名稱「風波裏的茶杯」。以文會友之外,以後星期六的早上,我亦會在大氣中與各位再會。至於前天開咪中事,明天續談。
盧先亞
激戰拍續集,但家輝話唔敢再變筋肉人?
到底練定唔練?即睇足本《亂噏24》,專訪張家輝、林超賢!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