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半年前,在朋友母親家工作了六年的泰傭突然辭工回國,朋友母親中風多年,半邊身癱瘓,生活無法自理,飲食起居大小二便須有經驗的人照顧。朋友一籌莫展,打算送他母親去老人院。但感情上朋友無法接受這件事。他跟我說起這事時,我更竭力反對。我對老人院的有限認識,來自許鞍華電影《桃姐》,覺得把老人送進環境那麼惡劣的地方,對老人身心健康不利。結果,朋友另請工人照顧母親。可是說真心話,每次去探望老人,我都覺得心酸,工人多數時候任由她躺在床上,一個人,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在床上消耗生命,而腦筋清醒,是多麼殘酷的事!
老人在香港,若健康欠佳,則生命質素大打折扣。若是經濟能力差一些的老人,晚景更不堪。有一位單身朋友,本來跟母親一起住,幾年前她母親中風,兼智力下降,失去自理能力,須24小時專人護理。朋友要工作,只得把母親送往老人院,可政府老人院排隊名單水蛇膥咁長,在等候期間,只能去私人護理院,住老人院的費用加上24小時專業護理的費用,需港幣3萬,這不是一般家庭能承受的數字。尚幸朋友有四個兄弟姐妹,可大家攤分,但是這筆開支對普通工薪家庭仍然不是小數目,是無法承受之重。
香港的老人,年輕時辛勤工作,但老來生活並無保障,讓人徒嘆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