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人民幣國際化提速了!中國國債期貨市場關閉了18年後,於昨日重開,中國證監會主席肖鋼坦言,國債期貨市場負起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重責。
中國過去數年積極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成績如何﹖據國際清算銀行發表報告,人民幣首次打入全球十大之列,成為第九大最活躍交易貨幣,不過只佔全球日均交易總量的2.2%。
中國領導層十分明白,要人民幣成為國際性貨幣,除資本賬開放外,其作為儲備貨幣亦是關鍵。人民幣國際化亦促使國債期貨市場再次成立。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博士高蓓說,人民幣要實現完全可兌換目標,必須維持一個強大而完善的國債市場,以便那些願意以人民幣作為儲備貨幣的國家。
馮孝忠:要重質量
本港近年為配合人民幣國際化,集中發展人民幣業務,為此香港在全球交易中心地位輸給新加坡,新加坡排第三位,而香港是第五位。對於新加坡在外匯交易活動進一步拋離香港,恒生銀行執行董事馮孝忠表示,近年香港集中做人民幣業務,相對做少了東南亞貨幣,香港作為人民幣離岸中心,已為香港增加不少外匯交易量,而人民幣業務亦為本地銀行帶來正面盈利貢獻。也許馮孝忠輸得不甘心,他指,「認為還要看有外匯交易的質量,如交易當中多少涉及外匯交易員之間純買賣活動,套取市場波幅;多少是涉及實體經濟活動。」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