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陣子街上文具店門口都掛滿琳瑯滿目的燈籠,電視不停的播放着不同的月餅廣告;小朋友期待跟爸媽到街上挑選今年流行的卡通燈籠;在家裏弄西柚或彩色玻璃紙手作燈籠;大朋友會期待在這個晚上跟親戚晚飯過後的娛樂,一班友人到沙灘曬月光,喝啤酒玩遊戲;老朋友則會期待一家人晚餐後的品茶,嚐月餅,談天說地,享受天倫之樂。一個老少咸宜的節日,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快到了!
月餅水果同吃
這個時候每家每戶的廚房都一定會出現起碼一兩盒月餅,看到了都不其然會吃一塊半塊,老朋友們更會存有不要浪費食物的感覺,以月餅代替正餐,務求及時清理現場!這樣發展下去……就有機會導致常見的中秋節後遺症:胃脹、胃痛、胃氣頻頻、消化不良等脾胃不適的症狀。輕微的飽滯感覺,泡一杯普洱茶、綠茶都可以幫忙消滯,但情況嚴重的話就起不了太大作用。
有否留意到柚子、柿子、楊桃這些中秋應節水果都有一個共同點?其實它們都是能幫忙健脾消食,能安撫一下腸胃的好幫手。中醫認為柚子、柿子與楊桃都性寒涼,有清熱消滯的效用。所以傳統都是有它背後的小原因!以後記得月餅、水果都要吃一點,分散投資,就不會因過吃月餅而弄傷腸胃!
但說到底,月餅為何會損傷脾胃?那就要先了解一下脾胃的基本功能,以便明白調護的方法,避免佳節過後樂極生悲。中醫認為脾為「後天之本」,主要負責:1.轉化。將胃部收納了的食物轉化成身體能吸收的營養物質,再把那些物質運送到身體各部位。若果一下子過吃肥甘厚味,脾胃負荷不來,胃氣失和,導致脾臟運化失常,就不能正常運作。食物就只能停滯在胃部或跳過運化這程序,直接被排出體外或堵塞在體外,形成胃脘脹滿或腹脹肚瀉。2.促進食物與水液運化。消化的脾胃機能受阻,中氣不通暢,難以推動水液,令代謝循環不暢, 水濕停於體內。另外,甜品都容易聚濕,水濕滯留體內,聚成痰濕,日久化熱,影響脾胃日常運作。月餅屬高糖、高油、高脂的食品,絕對屬於肥甘厚味的絕佳例子,雖然體積不大,但千萬不能忘記它的三高而過份進食。 如果本身脾胃已經不太好,就應該改善一下生活習慣,避免長久的脾胃問題形成日後更嚴重的病變。
兩款月下茶療
麥芽谷芽茶
用料:麥芽、谷芽各9克 (消食健胃)、陳皮1塊剪碎(理氣健脾)
功效:能針對麵粉、米薯等澱粉性的積滯,幫助行氣消滯,促進消化功能。
做法:把所有材料放入茶袋,再置於保溫瓶,加熱開水沖洗茶袋,把水倒掉,再添熱開水,焗二十分鐘即可。
注意:麥芽能回乳,哺乳期婦女不可飲用。
山楂陳皮茶
用料:山楂15克(消食健胃化積)、陳皮10克(理氣健脾、燥濕化痰)、去核紅棗4顆(養胃補中益氣)、蜂蜜適量
功效:幫助消食、理氣、健脾胃
做法:把山楂、陳皮、紅棗洗淨,放入杯中加入熱水,把第一泡倒掉,再加入熱水,蓋上杯蓋焗五至十分鐘,即可。
所謂民以食為天,那麼好的氣氛下如果一時控制不了,要是食滯了,白蘿蔔也是一個很好的消滯食品。白蘿蔔性平,其中的功效為行氣消積化滯。將一個白蘿蔔與山楂(9克)一起煮粥,對腸胃滯滿有舒緩作用。
緩解消滯穴位
食療以外,按壓以下一組穴位可以緩解胃部症狀,幫助消滯。
方法:以大拇指指腹按壓各個穴位,大概30秒,以個人的耐受程度作準,局部有痠麻脹痛或泛紅為正常現象。注意位於腹部的中脘穴穴位不宜在飯後兩小時內按壓。
中脘穴:位於胸骨下端與肚臍連接線中間點
內關穴:位於手腕上,手掌向上,腕上兩吋(約兩拇指寬)
足三里穴:位於小腿外側上、膝蓋往下三吋(約四指寬)
調護脾胃小貼士:
1.
飲食定時
2.
少吃肥甘厚味、生冷,難消化的食物
3.
保持良好生活作息
4.
保持心境舒暢
作者:註冊中醫師梁尹倩(mailto:[email protected])
激戰拍續集,但家輝話唔敢再變筋肉人?
到底練定唔練?即睇足本《亂噏24》,專訪張家輝、林超賢!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