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主席:香港天使 - 盧先亞

好不主席:香港天使 - 盧先亞

三年多前美國總統奧巴馬親手將「總統公民獎章」頒發給一位久居該國的香港移民關惠群,以表揚她的無私奉獻,並為國民模範。這也是美國向平民頒發最高榮譽之一,而華人能獲此殊榮的卻是寥寥可數,其中有為愛滋病治療帶來突破發展的何大一教授。
至於這位女士的善行事迹,就由每天清晨兩點起床開始。她天未亮就為加州一群約500名露宿者打點及運送當天的食物、協助他們洗澡、安排工作,又駕車接送無家的小孩上學,至晚上10時才回家休息。每天只睡四小時,廿多年風雨不改,至今已是整整超過一萬天。她照顧的人不知凡幾,全都是不符合政府救濟條件的弱勢社群,包括露宿者、精神病患者、癮君子及離家出走的孩子,不分老幼。她單憑一己熱誠和努力,還有半職工作的薪水,救濟了無數貧苦。

官民矛盾 貧富更懸殊

數年前她曾應邀來港出席活動。當日凌晨抵港,白天完成相關活動後,晚上仍堅持拖着疲倦身軀,到其闊別40年、惟今依然遍佈露宿者的深水埗。探訪過後,她慨嘆該區貧富懸殊更是嚴重,同區既有華廈高樓,窗外卻見路有凍骨。她且感懷,在美國,因為貧富之差,窮人與有錢人之間常處敵對狀況,有錢人更連帶仇視幫助窮人旳義工。
然而對照今日港情,更叫人痛心,敵對矛盾竟在官民之間!日前政府就深水埗的露宿者問題,批評民間自發派贈物資的善舉,構成露宿者不願脫離露宿的底因,甚至增加跨區來者分一杯羮。言論衝着經常派飯予露宿者,並廣為傳媒報道的燒臘店良心老闆明哥而來。這就是政府所謂的「家在HK」,露宿者無家可歸,政府官員、區議員不但不正視問題,卻把責任推到好心人身上?簡直豈有此理。而身為民選(號稱獨立,卻有建制組織支持)區議員的李祺逢,更曾提議在天橋底加設圍欄或鐵絲網,企圖趕盡露宿者,試問人性何在?
而有「露宿者契媽」之稱、並大力濟助露宿者生活的曹女士,亦曾多番批評社署的冷漠。話說,她曾因受助露宿者出現狀況而向社署求助,署方竟回答:「我哋淨係負責批錢,唔會再派人跟進。」對比官員的冷漠,民間卻有情。我最近經常路過該區某家用品店,發現有露宿者每到傍晚時分,便坐於店舖門外,一邊啃着善心飯盒,一邊嘆冷氣,惟從未見過該店職員驅趕。此情此景,盡見街坊守望相助的真情。誰人有情,誰人無義,還用多問。
其實在幫助別人的時候,我們提供的不只是食物、衣服等外在物資,最重要的是心靈支持,可讓他們能夠重拾做人的尊嚴和自信。前者是生活所需,後者是生命所依。飢餓可怕,但比飢餓更銷蝕人心的,是世間的歧視和冷漠。
協助露宿者重返社區、投入工作,政府實在責無旁貸。可惜現下只懂以派錢施捨的態度了事,缺乏長遠策略和有效的措施去扶貧,更諉過於人,此番行為更是涼薄。
離港40多年的關惠群,當日且被媒體冠以「香港天使」之名,「天使」二字當之無愧,惟「香港」猶似往自己臉上貼金。其實香港亦不乏大愛無私的天使,可惜歪了心腸的人更多,一切作為無非想壞了天使的好事。

盧先亞

激戰拍續集,但家輝話唔敢再變筋肉人?
到底練定唔練?即睇足本《亂噏24》,專訪張家輝、林超賢!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