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精品咖啡教母之稱的Erna Knutsen,於1974年在茶葉及咖啡貿易權威月刊《Tea and Coffee Trade Journal》中,首次提出使用「specialty coffee(精品咖啡)」一詞,形容在最理想地理環境下生長、富明顯味道特色的咖啡豆所製成的咖啡。
香港的精品咖啡文化起步較慢,只是近四、五年的事。咖啡迷、廖創興銀行家族第三代、熙辰國際創辦人及主席廖偉芬,是其中一個本地精品咖啡文化推動者。今年6月,她以每磅36.11美元(約280港元),投得危地馬拉Santa Felisa莊園,全年只生產了100磅的Orange Honey Geisha藝伎咖啡,更在咖啡店內開設杯測(cupping)班,提供優質的拍賣精品咖啡。
上市地產公司電腦部主管范耀文更瘋狂,不但以業餘身分,考取只有從事咖啡行業才需要的Q grader認證杯測師證書,更一口氣買70公斤的生咖啡豆(未經烘焙的咖啡豆,green beans),將家中廚房變成咖啡工場,每星期利用自己改裝的炒豆機在家烘焙咖啡豆,只為一杯完美咖啡。
記者:吳宛蔚
攝影:程志遠
廖偉芬細味杯測樂
精品咖啡着重咖啡生長的地理環境,位處不同海拔的農地會種出味道不一的咖啡豆,如海拔2,000米以下的味道較淡;3,000米以上,口感幼滑且帶甜;4,000米以上則有檸檬、焦糖及朱古力味;5,000米則帶花香、香料及水果味。每年,美國精品咖啡協會的專業的杯測師會品評世界各地的咖啡,以100分為滿分,達80分或以上就可稱為精品咖啡;80至70分是商業咖啡;70至60分是批發咖啡,而低於60分就不能喝了。
凌晨競投莊園靚豆
咖啡店要跳過批發商直接與咖啡莊園交易,就要參加每年不同地區的咖啡莊園在美國舉行的生咖啡豆拍賣會,廖偉芬今年首次參加。為了拍賣,她與工作團隊凌晨二時,在網上組一個group chat,一邊討論一邊出價,用了近四小時,最終以每磅36.11美元 (約280港元),投得危地馬拉Santa Felisa莊園生產,只有100磅、89.92分的Orange Honey Geisha藝伎咖啡。
擁有逾百年歷史的Santa Felisa是危地馬拉著名的咖啡莊園,自2011年起將莊園的優質批次作獨立拍賣。莊園位於火山區、阿卡提蘭戈山谷(Acatenango Volcano Valley)的高海拔處,咖啡果的成熟期較緩慢,因此咖啡酸度雖然鮮明,但同時保存着均衡的甜度及成熟的風味。廖偉芬投得的Orange Honey Geisha生長在海拔4,985米以上的農地,令咖啡帶有花香、果味、焦糖、朱古力及檸檬味。
嗅覺與味覺的挑戰
半公半私,廖偉芬每年都到不同的咖啡莊園、著名的咖啡室取經,咖啡業界朋友經常邀請她參加私人杯測:「只有在杯測的寧靜及認真的環境下,才可以專注地欣賞、細味不同品種的咖啡,在專業的杯測師身上又學到品評咖啡的技巧。」於是她決定在新店設杯測室,將固中樂趣公諸同好。
杯測像wine tasting分五個部份,分別以嗅覺去分辨咖啡粉在乾燥及濕潤下的不同氣味,以味覺去品嚐咖啡的味道。
第一個跟她分享的是好朋友Julico董事總經理龔嬿,她倆在杯測師的帶領下,兩小時內杯測了五杯分別來自洪都拉斯Las Flores莊園的washed Pacas及washed Catuai、埃塞俄比亞Konga合作社的washed mixed Heirloom、肯亞Gakuru合作社的washed SL28-SL34及危地馬拉Santa Felisa莊園的Orange Honey Geisha,成功猜出咖啡的不同香氣及味道。
The Coffee AcademÏcs
地址:灣仔莊士敦道35至45號
60分鐘拍賣系列咖啡豆杯測體驗,每位$588,由於Orange Honey Geisha的數量不多,暫時只在杯測班上供應。
狂迷設私家炒豆房
與一般為了工作而考Q grader證書的同學不同,上市地產公司電腦部主管范耀文花五天時間、近三萬學費上課及考試,只是為了興趣。
四年前,在偶然的機會下,他光顧了一間規模細小的咖啡烘焙店,發現店裏所賣的咖啡與他日常喝到的不盡相同,不主張加糖加奶之外,竟然喝不到一般又濃又苦的味道,反而有清新的花香、果香、焦糖及微酸衝擊着每個味蕾,從此迷上精品咖啡,不但整天埋首電腦查閱相關資料,更悄悄地在家中築起一個私人的咖啡樂園。
連接電腦監控過程
「精品咖啡一定要用手沖才欣賞到它不同的口味。」他介紹家中的咖啡壺說。冰滴、虹吸、過爐、按壓式,所有款式的手沖咖啡壺他都有,就連磨豆機也有幾個。他說,最享受每星期能抽出半日,慢慢研究每種咖啡最合適的沖調方法,「咖啡跟葡萄酒不同,不會有像Robert Parker權威的人提供烘焙指示,所有步驟、方法都靠自己的經驗,從失敗中學習。」
試過不同沖調技術,他又向更高難度挑戰,決定不再在街上購買烘焙好的咖啡豆,而花數千元在家中添置一部炒豆機,自己「一腳踢」,「烘焙好的咖啡豆的賞味期短,一般只有三至四星期,自己炒可控制份量又有成功感。」
燒焦過無數的咖啡豆、又試過用過高溫的水沖泡咖啡令味道變質,一次又一次的失誤,叫擁有豐富電子機械知識的他,決定以精密的科學去解決問題──將炒豆機連接電腦,並安裝程式監控機內機外的溫度及炒豆時間;家中唯一的半手沖意大利特濃咖啡機,也要安裝程式控制出水的壓力,造出不同的層次感。
曾囤積70公斤生豆
烘焙溫度會直接影響咖啡的香氣及味道,「一般精品咖啡炒得淺,因為想得到最多樣化的味道,但市面上的都炒得燶,只有苦味,叫人嚐不出品質好壞。」
半為練習半為嗜新,他試過共囤積平均每磅50美元、約70公斤生豆,現時的他有節制多了,每星期炒一次豆,每次4至5款,每款150克, 剛好夠他與太太及大兒子一星期用,但每次遇上新咖啡豆,總要試三次才找到自己最喜歡的烘焙度。自從擁有自己的小工場,街外的咖啡他大都看不上眼了。
美國精品咖啡生豆及咖啡工具商店
Klatch Coffee Inc.
網址: http://www.klatchroasting.com
Roastmasters
網址: http://www.roastmasters.com
Orange Honey製豆法 甜味顯著
名字叫Orange Honey,但與咖啡的味道毫無關係,而是咖啡豆從咖啡果取出的處理方法。咖啡果的處理方法大致分為三類:水洗法(washed processing),將咖啡果放入注滿水的容器,在清潔後去除果皮及果肉,發酵18至36小時,再曬乾取豆,這個處理方法所得的咖啡豆賣相最佳;日曬法(dry processing),將果實置於暴曬場曬乾至果核及皮肉分離,令咖啡的風味得以完整地保存;半水洗法(honey processing),風味介乎水洗法與日曬法之間,先將部份的果皮及果肉清除,然後經過曬乾,再浸水取豆。
Orange Honey是Santa Felisa莊園獨有的處理方法,與半洗水法相近,都是先將部份的果皮及果肉除去後的咖啡果,浸泡在水中再曬乾,不同之處在於浸泡時間,需浸泡一日,讓咖啡甜味更顯著,故名字上加上Orange作識別。
泰北象糞咖啡 全球最矜貴
居住在泰北清盛安納塔拉金三角大象基地的大象們,不讓印尼的麝香貓專美,在加拿大人Blake Dinkin發展下,生產出全球最矜貴的Black Ivory Coffee(黑象牙咖啡,又稱象糞咖啡),身價比麝香貓咖啡(又稱貓屎咖啡)更高,零售價為每公斤1,100美元(約8,525港元)或每杯50美元(約390港元)。
其實黑象牙咖啡原理與麝香貓咖啡相近,都是利用動物胃部進行消化時,產生的酶來分解咖啡豆內的蛋白質,來除去咖啡豆原有的酸味,比麝香貓優勝的不但是大象體積較大的胃部,大象所吃的都是採自海拔1,500米、泰國阿拉比卡(Arabica)優質咖啡豆。每顆咖啡豆都由安納塔拉金三角大象基地的員工人手收集及清潔,曬乾及烘焙,每33公斤的咖啡果才得出1公斤的咖啡豆。現時僅在少數五星級酒店方享用到,10間在泰國、3間在馬爾代夫及1間在美國。
Black Ivory Coffee
網址: http://www.blackivorycoffee.com
激戰拍續集,但家輝話唔敢再變筋肉人?
到底練定唔練?即睇足本《亂噏24》,專訪張家輝、林超賢!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