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緬治療 助長者抗抑鬱

懷緬治療 助長者抗抑鬱

【本報訊】本港逾一成長者患抑鬱症,以獨居或兩老同住長者最高危。嗇色園與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合作,兩年間為1,444名獨居長者進行評估,發現19%人有輕至中度抑鬱,3%更有嚴重抑鬱需轉介專科跟進。學者及社工則跟進輕至中度抑鬱患者,並安排適應性懷緬治療,結果65.8%參加者抑鬱症狀消失。
由嗇色園與港大合作推出的「愛生命.長者有明天」計劃,先後在黃大仙及深水埗,為獨居或兩老同住長者進行認知及抑鬱傾向評估,並將當中150名輕至中度抑鬱長者納入治療研究計劃,一半人安排接受適應性懷緬治療,另一半人則為對照組別。
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助理教授樓瑋群表示,適應性懷緬治療源自加拿大,以小組形式進行,由社工等帶領長者回憶過去成功解決困難的經驗,並引導他們將有關技巧應用在現時的困難上,令他們確信自己有解決問題能力,減低日常生活中產生的負面情緒。
獨居或兩老同住長者,生活、社交及經濟出現問題,都要獨力面對,容易衍生無助情緒。66歲的葉伯伯指,曾因遇到聲稱中獎的電話騙案而不知所措,幸回想到年輕工作時,遇着不懂事情要詢問的經驗,致電朋友商討才未有中招。他又重拾年輕時好學的態度,參與滅罪大使課程,學習更多防騙技巧,自信心大增。

長者抑鬱早期常見病徵

‧對新事物沒有興趣
‧人際關係薄弱
‧思想反應較慢
‧無原因下感到哀愁
資料來源:樓瑋群助理教授

肥佬黎有今日,全賴阿媽細個同佢講過乜?即睇最新一集《亂噏24》,話唔定幫到你!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