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和德國古生物學家在波蘭發現一種兩棲恐龍化石,活躍在23億年前,為避天旱,演化成鑽地冬眠的「鑽地恐龍」(圖)。
生活在三叠紀的寬額蜥龍(Metoposaurus),可長至3米長,重達454公斤。恐龍頭部呈扁平,有寬平的前腿骨及巨大的尾部,但專家在一處恐龍「亂葬崗」出土寬額蜥龍,令古生物學家得出結論:牠是兩棲動物,在雨季在湖中游弋,當旱季時卻聚居在地底。
古生物學家在研究寬額蜥龍骨的橫切面,發現有類似樹輪的體環,較厚層的深色體環顯示牠在雨季迅速生長,跟着是一層較薄的淺色體環,顯示牠在旱季放緩增長;持續放緩增長期之後是停止生長,從而推斷出牠經歷極度乾旱的季節,鑽入地底冬眠。不過亦有專家質疑,寬額蜥龍的身體結構,根本不適宜挖地。
英國《每日郵報》
肥佬黎有今日,全賴阿媽細個同佢講過乜?即睇最新一集《亂噏24》,話唔定幫到你!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