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積極面對父母患癌

孩子積極面對父母患癌

【本報訊】癌症患者身心受煎熬,為人父母者,更難向子女宣之於口,「唔知點講」、「唔想子女擔心」,漸成親子關係的隔閡。有患癌母親不敢告訴女兒患病,女兒卻終日擔驚受怕,學業倒退。香港癌症基金會成立的「彩虹會」過去3年為500個家庭、逾1,200名小朋友提供支援服務,曾有孩子不懂面對父母患癌而失眠、失禁,甚至跟公仔或「馬桶」訴苦。

大人不敢講 形成隔膜

念小四那年穎淘偶然聽見外婆跟細姨交頭接耳,才知媽媽患上乳癌,「好驚好想喊,我驚冇咗媽咪」,但沒人可傾訴。母親瑞君坦言,09年確診至今,仍沒親口跟女兒證實患癌,「唔知點面對」,更不斷自責。當時被負面情緒掩蓋,女兒稍有差錯,「就會鬧會打」,因她擔心自己會離去,爭取時間教導女兒成長獨立。
母親不敢講,女兒不敢問,破壞雙方感情,穎淘的學業也受影響。後來瑞君尋求彩虹會協助,學懂調整對女兒的期望,「少責罵,多讚賞」。
彩虹會去年開辦「同心童話」大哥哥大姐姐計劃,由嶺南大學學生以一對一配對形式,透過活動分享、歷奇和藝術工作坊等,為小三至小六受家人患癌影響的學生提供輔導。天水圍免費服務中心主任周秀芳稱,孩子很多時能透過家庭氣氛改變、父母臉容而知悉,也了解癌症可以奪命。然而,大部份兒童都不敢向父母傾訴,壓抑內心感受。她指有兒童原本考獲全級第三名,但因家人患癌,無從釋懷,結果成績大跌至全級倒數第四名。有些孩子不敢獨睡,甚至尿床或失禁。
「同心童話」計劃下月再開辦,為期半年。除天水圍外,服務擴展至黃大仙及中環免費服務中心,名額15個。可致電3656 0800查詢。

父母向子女講解病情八部曲

1.預留充裕時間,在合適且沒人打擾的地方講解病情
2.先了解 子女對父母的病情了解多少,若能說出,應正面肯定子女的觀察力
3.可簡單直接交代確診結果,不要逃避癌症字眼,並更新病況
4.講解需接受的療程如化療、電療等,及可能出現的反應如嘔吐、脫髮等,讓孩子有心理準備
5.一同討論預期的家庭生活轉變及安排,如功課協助及入院照顧等
6.耐心聆聽孩子的感受如恐懼和憂慮等,應尊重其想法,不要批評或否定
7.讓孩子發問及耐心解答,遇到不懂的問題表示不清楚,但不能說謊
8.讓孩子參與照顧,如倒水吃藥等,讓他們覺得沒被孤立
資料來源︰香港癌症基金會彩虹會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